让节俭成为常态

家乡区县: 山西省方山县

    最近无论是外出采访还是浏览新闻,都有一种新风扑面的感觉。这“新风”就是“节俭”,它不仅是时政之新风、爱民之新风,更是希望之新风。有这样的新风拂面,再坚硬的冰块也能融化,再艰险的困难也能克服。

   一度时期,一些同志认为,经过数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手里有钱了,财政宽裕了,就忘记了“艰苦朴素”的传统,甚至把国家倡导的“扩大内需”也错误地移植到日常施政中,办事大手大脚,讲排场、讲大气有余,而讲干事、讲节俭不足。还有一些地方动不动警车开道、小车成队,每逢开会纪念品先行。凡此种种,不仅造成行政资源的巨大浪费,还让老百姓也跟着受罪,直接疏远了干群关系。

   节俭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许多政治家所重视,成为他们执政治国的方略。史载,汉元帝曾与贡禹讨论时政。贡禹说,古时候的君王无不注意节俭。元帝听后,立即下令减少皇家饲养的马匹,皇上很少去的宫殿不再花钱修缮。晋武帝时,皇家御牛的青丝绳断了,他命令用麻绳代替。相反,宋微宗奢侈亡国沦为阶下囚,千百年来为人所不齿。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党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部门和单位工作作风有了明显好转。警车开道、大会摆花的少了,铺张招待、公款吃喝的少了,大手大脚、讲排场搞形式乱花钱的少了,文山会海、虚与委蛇的少了。相反,我党的一些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大家纷纷把省下来的钱花在实处、花在更需要的地方,把省出来的时间更多地放在了解民意、解决群众困难上。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也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称赞。

    群众希望这种节俭施政的好风气能成为各级干部日常工作的常态,而不是一阵风。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看在眼里服在心里,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心。

小小韩韩(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