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师_——秦牧

家乡区县: 汕头市澄海区

  秦牧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1992年逝世,享年73岁。著名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

  秦牧3岁时随父母迁居新加坡生活了10年。后因家境破败,回到故乡澄海。在乡间读完小学后,升入汕头市立一中,两年后转到香港就读高中。在汕头和香港读书期间,开始大量阅读社会科学书籍和文学作品,接受进步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香港华侨中学念高中三年级,遂中止学业。1938年春到广州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于粤桂两省,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1941年曾在桂林的中山中学教书,并从事写作,开始涉足文坛。历任《中华论坛》、《再生》、《中国工人》诸杂志编辑。离开香港赴内地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1946年至1948年,在香港从事写作。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区纵队。

  建国后,秦牧历任广东省文教厅科长,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主编,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是中共十二大代表。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作品。几年来,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1977年10月,秦牧被借调到北京国家出版局,参加新版《鲁迅全集》注释审订工作,是定稿负责人之一。这一时期秦牧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和执行主席、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作品》杂志主编,兼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并被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

  对于家乡的文化事业,秦牧是非常支持的。无论家乡需要写什么文章,或者是一些序言,他多乐意应命。1985年,澄海中学要他为澄中校歌作词,当时正是他要带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美前夕。他不顾行色匆匆,一口答应起来,速夜写就。他为樟林古港写的碑记,高度赞颂祖辈们的勤劳勇敢,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历史,现在这篇碑文,已闪光地刻在碑上。至今澄海中学的文化社团仍以他的名字命名—秦牧文学社。 

  1992年10月14日凌晨,秦牧步入书房,准备动笔撰写《敢想敢闯的神话》, 突然间心跳停止。这是他一生最后一篇文章,只有题目,没有内文。这篇文章没有用墨水去写成,而是以一生的奋斗去写成。

梧桐子看家乡栏目之汕头澄海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chenghai.html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Gracechan
微博http://weibo.com/1834340697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34340697

Grace(2014-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