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与制作 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送彩粽习俗是当地一项重要的习俗活动。每年端午节,各家各户之间相互走动,相互送彩粽,并将彩粽悬挂在大门上,像宫灯又像风玲,挂在爱车里,挂在大人、孩子的身上,大街小巷芳香怡人,喜庆气氛浓郁。家庭和个人配带彩粽,像征着驱邪避灾、吉祥平安,互送彩粽、互道祝福,送彩粽和赏彩粽是人们端午节间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吉祥彩粽体现了几百年来宁阳人民手工技艺的高超。彩粽的内壳为几何壳体,外围用七彩线缠绕,并能缠绕出各种图案来表达各种寓意,并把香附、艾叶、白芷、昌蒲等放入几何壳内,使彩粽鲜艳夺目、样式美观,并且芳香怡人、醒脑健神,寓意平安吉祥,深受大众的喜爱。其主要作品:宫灯式大如意、莲花仙子、皇罗伞下站贵人、双穗荷包、六顺发财、才女织春、大五彩、小五彩、吉祥娃娃、同心荷包等。
艺术及市场开发价值 端午送彩粽习俗,对习俗礼仪、人际交往、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彩粽的制作集立体几何、中药、图案设计、手工制作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艺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每年端午节前后,大街小巷挂满了样式美观、色彩斑斓、形式多样的彩粽,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衬托出节日的气氛,而且寓意深刻,同时彩粽内的香料香气袭人,具有醒脑健神明目、驱除蚊虫等作用,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端午节送彩粽这项习俗,民间普及性广泛,艺术欣赏性较强,社会教育功能明显,因此,这项习俗的市场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都很大。
保护及开发 针对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县人民政府已着手对这一遗产进行了有序的挖掘、保护和继承,并提出了关于这个习俗的保护和开发计划。对制作吉祥彩粽的艺人进行深层次的普查、记录、拍摄,收集端午送彩粽习俗的相关资料,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作为保护对象,鼓励老艺人带传承人。2009年,建立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研究开发中心,并将送彩粽习俗做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开发。建立规模较大的彩粽制作中心,投资5000元组织专门业务人员成立宁阳端午送彩粽习俗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室。诸如以上活动为扩展端午送彩粽习俗这一民俗活动奠定了基础。2007年1月,宁阳端午送彩粽这一习俗,被收录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