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不惊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浦口区

        生活波澜不惊,所以缺乏说话的欲望,直到看了《南京!南京!》没想到的是,黑白胶片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是如此之巨。影片平铺直叙,用近乎写实的手法描述了1937年那个冬天发生在南京的事。故事是连续的,可晃动的镜头分明又是不同的记忆片段的拼接。几个鲜活的面孔,几件真实的事儿,在宏大的场面中凸显出来:留守南京的国民党军官在经历激烈的巷战被俘后,看到还是孩子的小战友,两人相视一笑;当看到同伴被集体射杀的场面,他用手遮住了那孩子的眼。当安全区的妇女们被告知只有去做慰安妇才能换取大家的安全和过冬的物资,妓女小江第一个举起了手。德国人贝拉接到了回国的命令,无法再保护安全区的难民时,他以下跪的方式向那些期待的目光表示歉意与无奈。贝拉的翻译唐某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向日本人高密,在得到允许离开死地时,他又选择了留下,选择站着死去。日军军官角川在战争中见到了人性的扭曲,生命的摧残,爱人的离去,终于选择放走两位幸存者,饮弹自尽。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角色不是脸谱化的,而是有血有肉的。看到这些脸孔,你不会简单地爱恨,反而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陆川试图用尽量冷静的语调来讲述着他所知晓的1937年十二月的南京,正如黑白胶片呈现出来的冷峻。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冷静使影片的表达更富有张力,在尖锐的疼痛下面,是沉重的反思,对战争的反思:战争践踏了道德,扭曲了人性,夺去了贞操,扼杀了生命,摧毁了文明。战争没有赢家,无论是战胜一方,还是失败一方,都因战争而走向毁灭,或是灵魂的毁灭,或是肉体的毁灭。    在影片将近结束部分,陆川对日军的祭祀舞之进行了特写,场面诡异而震撼。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它表现了一种战争的本质,战争的本质是:异族的文化在我们的废墟上舞蹈。(当战争)摧垮了文明给你的所有的一切……你看到了文化是怎么给人洗脑的,让人一丝不苟地在跳舞,在鼓声中发出的呐喊他是想挣脱,但挣脱不了。    当一切尘埃落定,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这段挥之不去的痛,我们是否能够冷静而从容。我们不能够忘却历史,但我们也需要慢慢地从仇恨中走出来,从历史的反思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理性。

拒绝平庸(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