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位于晋源区金胜镇古城营村,古晋阳城西城中央惠明寺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建于隋仁寿二年(602),“惠明”二字乃隋文帝杨坚所赐。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修,据《元一统志》记载,北宋太平兴国年晋阳城毁,惠明寺及佛塔亦同时倾圯。
其后该处显现灵光,宋真宗命重建惠明寺及高九十米之木塔。咸平二年(999),塔遭地震雷电毁。咸平六年(1003),朝廷遗内侍王守真等率诸州兵一千三百余人重建,塔改为砖砌,三年成,塔身累瓮九级,高约五十二米,皇帝降诏以汾州僧启为住持,并钦赐金书。此次重修可以从元丰八年(1085)资政殿学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吕惠卿《惠明寺舍利塔碑》(现存晋祠博物馆)“沼广堂庐五十有四间”得到证实。元末,惠明寺及塔再遭战火毁。明洪武十八年(1385),有僧德阂化缘募资重修惠明寺,此后明正德、清康熙时都曾修葺,清初学者傅山撰《重修惠明寺舍利塔碑记》都有记载。民国始,惠明寺逐渐没落,寺庙尽毁,只塔存。一九六四年维修,加固底座,现存阿育塔高二十五米,为覆钵式塔。二千零二年对惠明寺阿育王塔进行了抢救性维修。
曾经辉煌的惠明寺及塔在晋阳古文化史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明清时期太原县的五峰聚秀、八洞环晴、清潭写翠、古塔凌苍、蒙山晓月、汾水秋波、白龙时雨、卧虎晴岗八景之古塔凌苍,指的就是惠明寺及舍利塔。阿育王塔作为中国十九座舍利塔之一,山西省仅存五座,已列为晋源文化旅游生态区十六景之一受到保护。明嘉靖年间浙江按察使副使太原晋祠东庄人高汝行吟惠明寺舍利塔作诗《古城怀旧》:“晋阳城郭忌商参,古迹依然尚可寻。保障瓜分韩魏赵,弹凡虎噬宋金元。空壕落日牛羊下,故垒秋风草木深。前代繁华何处是,惟余古塔倚云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