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陕北话(一)

家乡区县: 榆林市米脂县

1.“婆姨”一词,一个意思是“老婆、妻”,另一个意思是泛指已婚女人。陕北民谚:婆姨管汉,金银满罐;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好菜费饭,好婆姨费汉。
据学者研究,“婆姨”一词源于佛教。佛教称女居士为“优婆夷”。唐 《敦煌变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优婆塞’者,近佛男也。‘优婆夷’者,近佛女也。”想当初,佛教盛时,人人信佛,家家女居士,很多人的老婆都能称是“优婆夷”,而自己老婆以外的女人,也都是“优婆夷”,后来略为“婆夷”。
随着“婆夷”这个对女人的称呼的宗教意义越来越淡,书写时便多了个女字偏旁,称了“婆姨”。后来到唐代称老年女人为“老婆”,到宋代开始把妻子叫做“老婆”,都是从“优婆夷”变化而来。现在满世界“老婆、太太、夫人”都叫起来了,黄土高原上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婆姨”一词。

2. 后生。主要是指年轻男子、小伙子。陕北的“后生”,也指后辈男子、相对年轻的男性。有时“后生”还用作形容词,指年纪轻。如:你们还后生着哩!轮也轮到我们老汉家了嘛。这些后生整后生着哩。
古时,“后生”的词义比较广。那些词义,现在基本都不用了,比如:弟弟、后嗣、子孙、弟子、学生等词义。
现在陕北保留的“后生”词义,都是承自古代。年轻男子: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三 《华严秀静禅师》:“帝曰:既是后生,为什么却称长老?”青年人、后辈:《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也可用作形容词,比喻年轻。
解下(hài hà)
3.“解下”一词,读音“害哈(去声)”,是“懂”的意思。我说的话,你解下解不下?
这个词也说“解开”。
“解下”一词,本应是民间口语。唐代佛家文献里出现这个词,意思也是“懂”,指悟透佛理,得到解脱。唐《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诸山坐禅解下日,罗汉得道日……”
解(hài)事
4.“解事”的意思就是晓事、懂事、懂得道理,音“害事”。这娃娃解事着咧。
这个词较早就见诸文字了。《南齐书·茹法亮传》:“法亮便辟解事,善于奉承,稍见委信。”杜甫《彭衙行》诗:“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倯(sóng)
陕北口语里很常用“倯”这个词。“倯”可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
用作名词,一般指人或畜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贬义,如懒倯、坏倯、瞎倯、愣倯等,也可用于调侃。
用作动词,一是形容不好的、坏的、调皮捣蛋的等等。这号倯人,谁跟他打交道谁吃亏;这倯娃娃,回去!二是形容无能、软弱。俗语:好汉眼里火星多,倯汉眼里尿水多。
还可用作形容词后缀。看那,饿结实了,愣倯吃咧!
古代,这个“倯”便可用作名词,指“人”,是贬义明显的骂人用语。也用作动词,意思是胆怯。

阿晃(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