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对接融合,加快跨越赶超,全面开启济阳科学发展新征程”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努力提升产业化水平,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现代农业发展亮点纷呈,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粮菜生产形势稳定。小麦播种面积75.2万亩,亩产432.2公斤,同比增长5.96%。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1.8万亩,总产量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2.5%。特色品牌基地建设硕果累累。先后规划建设了曲堤黄瓜、垛石番茄、仁风西瓜、太平蔬菜等八大瓜菜专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业龙头企业54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47家。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850多个,各类家庭农场160多家,经营耕地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8户,规模养殖户达800余户。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瓜类、苗木、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个数发展到11.12万个,占地面积达到20多万亩,其中蔬菜设施9.02万个,占81%。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9010元,同比增长11.4%。
(二)工业经济增速趋缓,食品行业渐成规模
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增速放缓,前几个月增加值累计增幅最高值为18.7%,与去年最低水平持平。上半年,完成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5.5%,比去年同期低6.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4.5亿元,增长20.6%;利润24.2亿元,增长18.6%。增幅也别比去年低35.8、28.5百分点。主要是能源企业效益不佳,济北石化受国家原油价格因素影响,效益呈现下滑趋势; 新阳煤矿自去年以来,受市场和客观因素影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情况愈发严重。但随着我县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旺旺、达利、统一、上好佳等食品企业先后落户我县,食品企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县食品工业企业已达到150余家,纳入规模以上的企业19家,食品行业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领头雁”。上半年,食品行业实现产值48.65亿元、利税9.4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税比重分别为23.35 %、27.5%。实现税收2.86亿元,占全部工业税收的47.4%。
(三)服务行业齐头并进,助推三产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全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改善消费环境,丰富消费内容,挖掘消费潜力,活跃消费氛围,促进了消费品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7亿元,同比增长15.1%。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物业管理、信息传媒等新兴行业在全县范围内逐渐形成规模,管理逐渐规范化。特别是近年来济阳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盖世物流、佳怡物流、弘力物流等形成群体带动。4月份,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总部整体搬迁至济阳,年营业收入可达6个亿,另有代收款70亿元。其他如捷瑞物流、弘力物流等一大批物流企业相继投产运营。物流行业的发展为济阳的三产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与动力,同时也为济阳工业经济的发展完善了配套服务,促进了济阳食品、机械等工业经济的发展。目前,以批零住餐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已实现齐头并进,税收收入迅速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税收4.8亿元,增长55.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4.6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
虽然我县农业生产近年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农业保障措施不很得力,对农业生产支持保护能力还不够足,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同时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产业转型步伐不快,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没有像样的龙头企业,规模档次急需提升,农民收入增长将趋于放缓。
(二)工业经济发展增速趋缓,食品行业遭遇瓶颈
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生产与效益各项指标增速均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食品行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制约。一是部分企业市场份额降低,产值有所下降。达利集团在河北新建分厂,北京、河北、天津等省份市场份额有所分销,将影响济阳总厂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水平,其它部分企业受今年消费紧缩这一形势的影响,生产能力降低、市场销售也有所下降。二是政府限电政策限制了部分企业尤其是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4月份开始,省供电公司为确保民生用电,对其它行业进行限电管理。拉闸限电对旺旺、达利、统一等食品行业的饮料生产线影响较大,旺旺、统一食品的部分重要饮料生产线已经停产,产值下降幅度较大,向下拉动作用效应明显。
(三)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短板
从目前来看,我县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落后于大部分兄弟区县,是我县经济发展的短板。整个三产中,层次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总量上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4.4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25.5%,虽然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5个百分点,但比全市平均水平低了33.6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以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为代表的传统低端服务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层次不优,而且企业个头小、竞争力差,缺乏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带动。新兴行业依然比较缺乏,现代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三、做好下半年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农业投入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
加快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化、农机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从而改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巩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设施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和高效农业特色村为载体,重点抓好设施蔬菜、花卉等效益较高的高效农业发展,将其与现代农业园区、观光休闲农业相结合,整合品牌,培植市场,拓展功能,提高附加值。
(二)加强规划引领和招大引强,促进工业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拓展发展空间,将食品工业作为全县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全力进行培育和扶持。结合我县食品工业发展实际和资源优势特点,应尽快编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基础配套等。同时突出招大引强,打造产业集群。一方面,根据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对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中的大型食品企业,精心筛选,主动出击,进行定点专门招商,争取每年都有知名食品企业落户,加快壮大食品产业集群规模。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链招商意识,加强对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等食品产业关联企业的招引。并且重点加强食品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补强我县食品产业链的薄弱环节。
(三)推进休闲旅游和商贸网络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
注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积极培育休闲娱乐消费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澄波湖乐园、海棠湾温泉度假村的知名度,迎接暑期旅游旺季。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购买力增强的需求,依托五金建材城等新起商圈,引进知名商贸企业落户;规划提升特色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核心商圈,逐步形成辐射面广的区域商贸网。
四、下半年经济形势展望及走势
今年以来,我县的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分析下半年的形势,利好因素较为明显。
1、以食品行业为重点的济阳工业发展前景向好,将为济阳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动力。2月19日,总投资1.28亿美元的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济南饮品项目在济阳举行签约仪式,这标志着统一、旺旺、耐斯、康师傅台湾四大食品巨头齐聚济阳一县,康师傅的落户也将成为我县争创“中国食品工业城”的有力砝码。好媳妇、上好佳等企业有望下半年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爱之味、耐斯、康师傅、印尼迈大食品等企业的陆续签约投产将为济阳食品企业乃至全县工业经济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增长的动力。
2、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将使济阳三产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济阳是济南实施“北跨”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浓郁淳朴的自然田园风光,近年来,我县以打造省城居民休闲度假的省城北部后花园为目标,积极探索发展特色旅游。成功举办了仁风富硒西瓜文化节、曲堤黄瓜节、太平西瓜文化节、垛石柿子文化节和胜源梨花节、太平秋延迟蔬菜采摘节等系列活动,规划建设了垛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回河镇观光农业生态园、新市镇土马河湿地公园等观光旅游景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随着浙江五金建材城、澄波湖水上乐园、海棠湾度假村的陆续开业运营和黄河古镇的建成,将会吸引众多游客莅临济阳。济阳县首个广场式商业集群——安大城市广场已于近期开工,此项目的建设对全县服务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