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剪纸

家乡区县: 黑龙江省方正县

方正剪纸是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也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地方特色产品。方正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式样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在创作观念和整体创作上基本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汉族民间剪纸模式范畴,感染力、趣味性强,自然大方,艺术语言更加明朗化,风格日臻完善。2008年6月,“方正剪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正剪纸是当地多民族民间剪纸与中原汉民族剪纸在方正黑土地上相互融 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中满族剪纸最具代表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满族人的萨满宗教文化从形式上逐渐退出方正县地域文化的主流,满族民间剪纸历史留存的资料甚少。但是满族民间文化中简洁、明快、粗犷、热烈和亲自然、近生活的性格特征,却牢牢地浸润着方正这块黑土地,与江河山川融为一体,成为方正地域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这也是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所在。

满族民间剪纸起源于萨满教的巫术。在满族人崇奉诸神的宗教活动中,剪纸是重要的祭祀道具。在他们的宗教文化发展中,神灵造像、人物故事、图腾性质的动植物等,大多是用剪纸方式进行表现的,这些作品由最初的祭祀工具,历经世代的美化创作,被满族人民传承下来,成为东北黑土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萨满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嬷嬷神”。在满族诸多神灵中有160多个嬷嬷,有管儿女婚姻的喜神萨克萨嬷嬷,有管子孙繁衍的欧木娄嬷嬷,也有管进山不迷路的威虎嬷嬷等等。“嬷嬷”作品都是正立面,左右对称,两手下垂,五指分开,五官为阳刻,鼻子三角形,满族装束。其他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动物也都是正立面、侧立面造型,线条简洁明快,其剪技粗犷、朴实。人物、动物图案多不打锯齿纹,更没有其他地区剪纸的纤细的锯齿纹,充分反映了满族人民朴实、粗犷的性格特征。

较之满族剪纸,从中原流传到方正县的剪纸题材和表现内容,则多以象征吉祥、美好心愿的四季平安、迎福祈福及神话、历史故事为主,其造型和技法更加复杂、精细化。中原汉文化深厚的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都可用剪纸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将中原汉文化传入方正的是一群闯关东的人,他们不畏艰辛、思想开放、大胆进取、勇于创新的闯关东精神,恰好与满族原住民的精神风貌有很多相亲相近的共融点,为萨满剪纸与中原剪纸在方正这片自然沃土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方正剪纸艺术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Mr.于益达(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