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石窟的南侧有一个孙氏娘娘庙不得不提及。传说塞外牧姑孙氏姐妹,徒步追赶被风吹散之群羊,忽遇一白须长者微赐奥妙能举步轻云,一日落于米脂孟家岔口时太阳已西斜,问一农夫:今天能否到达潼关,农夫用惊疑的目光看了看衣着象牧羊、操外地口音的这两位姑娘回答说:“太阳快落山了,怎么能走千里路呢。绝对不可能到达潼关啊”。大概是没有接上口气,这两位初有点道行的姑娘,法力尽失,只好宿在此地。其妹秀英就在孟家岔修炼后得道成仙。姐姐桂英则抵万佛洞使火工之役。时值万佛洞正在扩建,工人数十,孙桂英一天忙于火工,夜晚还虔诚修炼。有时还给周边的产妇接生小孩,催生、下奶、分娩医治血迷等,使很多难产妇女脱险过关。久而久之这位本领高超、不分昼夜、随叫随到的收生婆(即旧时的稳婆)最受产妇的欢迎。接生孩子的美名亦愈传愈远。终于感动神灵赐其长寿为百姓造福;年近九旬时在娘娘庙原址坐化升天。人们为纪念这位和蔼能干不论穷富的接生婆,便在原地将她的遗体塑于像内,长年供以香火。故事虽是传说,但孙氏坐化却真,该庙虽已三易其容,但见到其真骨者甚多,一九九一年由米脂河西党家沟村彩塑师傅刘锁重塑。并以农家老婆婆慈祥的面容展示人间,而今真骨尚在塑像内。时至今日求子保女的香客络绎不断,香火鼎盛;庙内的多块石匾就是最好的见证。在侧还存清书法家叶兰在同治年间题字“神应”的石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