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1980年,罗镜只有水泥厂、农具厂、机修厂、构件厂、榨油厂、缝纫社、炮竹厂、五金社及农产品加工场等10多家镇、村企业。改革开放后,罗镜的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其中尤
以电力、水泥、纸制品效益最为显著。罗镜境内有罗镜河,水力资源丰富。1962年建成水摆综合厂电站,1971年建成龙岩电站,1975年建成金桃坪电站, 1984年建成贺木头电站,1987年建成云龙电站,1993年建成步贺电站。2000年以前,罗镜电力由自己供给,2000年全镇进行电网改造,由市供电局接管。罗镜镇还有110千伏变电站,是云浮地区第一座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监控系统、记录系统全部采用微机控制,具有遥测、遥信、遥调、遥控功能。该站1998年12月投入营运。建于1971年的罗镜水泥厂2001年改制,年产量20万吨,产品达国家二级标准。罗镜祥丰纸制品厂,产品出口香港、澳门等地。199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202万元。2002年,全镇有涉及采矿、水泥、水泥构件、铸造、农机、纺织、制衣、刺绣、墙纸、炮竹、食品等行业的工矿企业133家,有日供水量1万吨、主供水管道长32公里的自来水厂1座,有总装机容量5070千瓦、年发电量最多可达1400万千瓦时的水电站10座。全镇工业总产值30014万元,为1980年284万元的105倍。
1979年后,农业生产布局不断调整,以水稻、蚕桑、梅菜、花生、茶叶、
水果、肉桂、松脂等农副特产为主的种植业和以青蛙、塘虱、山地鸡等为主的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建成一批“三高”农业商品基地,农业总产值1990年已增加到5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2元。镇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三高”农业商品基地, 2001年被评为云浮市农业龙头企业。2002年,全镇种植优质蔬菜18000亩,蚕桑6500亩,水果6500亩,甜玉米6000亩,马铃薯4000亩,饲养山地鸡80000只,农业总产值18991万元,为1980年2104万元的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976元,为1980年107元的37倍。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工业化步伐加快,有力地促进罗镜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工农业总产值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工业总产值2.7亿元,农业产值1.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7.7%;财政收入860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人均纯收入3774元,比上年增长4%。
该镇工业主要有水泥、农机、纺织、制衣、刺绣、墙纸、
食品等行业。目前,已完成镇办骨干企业——水泥厂、祥丰纸厂的改制,采取租赁承包方式,引入社会能人和社会资金经营,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使个体私营企业向行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全镇有耕地29759亩,其中水田26344亩,粮食连年创高产,“三高”农业发展快,势头猛,全镇每年种植优质蔬菜18000亩以上(其中秋冬梅菜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甜玉米6000亩,马铃薯4000亩,时椒、茄子1000亩。镇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已日趋完善,该公司于2001年被评为云浮市农业龙头企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