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慈姑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宝应——中国慈姑之乡。在宝应,关于慈姑,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宝应常常遭遇水灾,庄稼经常失收,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观世音菩萨知道这件事后,就派一位叫慈姑的仙女下凡察看,救民疾苦。慈姑长得美丽端庄,而且心地善良,她见农田变成汪洋,百姓都在挨饿,便到处去寻找食物,终于在很远的地方找到了一种不怕淹的水生植物,它的根茎上结了许多球果,可当食物充饥度命。她如获至宝,便把它挖起运回宝应,路上干了她就用泪水滋润它。她把这植物栽在宝应的湖荡边,教会人们栽培方法。从此以后每遇大水年成庄稼失收,人们就拿这植物来充饥,为纪念这位仙女,人们便叫它“慈姑”。  慈姑在宝应种植的历史悠久,经过几代人的经验总结,加之水土营养丰富,宝应生产的慈姑个个都是皮青肉白、又大又圆、坚实如栗,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宝应的“紫圆”慈姑更是享誉国内外。

 慈姑,《本草纲目》称其“达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润皮毛”,中医认为茨菇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它主要成份是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钙、锌、磷、硼等多种活性物所需的微量无素,对人体肌能有调节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作为全国第一个慈姑之乡,宝应一方面狠抓慈姑品种的培育和种植,另一方面不断拉长慈姑产业链。目前,全县慈姑加工企业年加工慈姑5万吨左右,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在宝应,慈姑绝大部分进行深加工,但也有一部分走上了百姓的餐桌。每到冬风一下,宝应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就多了慈姑熬咸菜、慈姑烧肉、慈姑蛋花汤等美食。慈姑熬咸菜,其味尤鲜,有的家庭一日三餐必备。就连许多早点店,都会拿它做面点的浇头;还有那慈姑汤,不仅是菜肴,也是一道很好的药膳。咳嗽的人,坚持喝上两三天的慈姑汤,症状就会大有改善。

  慈姑,不仅是宝应人冬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也给宝应带来了丰硕的经济效益。

陆萌萌(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