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果
截至2012年,该校被列为自治区政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被自治区科技厅批准立项项目1项,被教育厅批准立项教科研项目23项,被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项目12项,另有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0项。教师出版著作及编写出版教材102部(本),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86篇,校企合作开发教材10种。主动承担了包括“河套文化”、“乌拉特文化”在内的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和传承任务[5] 。2009年进行的“河套地区基质选配及麦葵(米)两茬田多熟制模式研究”项目试验获得成功,为实现粮食一熟向粮经两熟转变和基质生产本地化奠定了基础 。
科研平台
截至2012年,该校成立了河套文化研究所、河套人文学院、内蒙古岩画研究院、乌拉特文化研究所、河套番茄研究中心、胚胎移植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5月,该校图书馆共有藏书75万册,纸质图书52万册,电子图书23万余册。馆藏中有《四库全书》1501册、《古今图书集成》164册、《四部丛刊》158册、有珍藏价值古籍线装书1300余册。
购置了“中国知网” 数据库和超星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有针对性的大量采集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美术、农学、畜牧兽医、农田水利、学前教育、应用化学、护理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图书;使用Aolong图书管理系统,建立了文献资料数据库
文化标识
校训: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校风:培育高尚 追求卓越
教风:严谨治学 诲人不倦
学风:明德励学 笃行至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