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寺位于河北邯郸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景点静因寺、南山寺、柏台寺、九龙圣母殿、鲁班岩、朝阳洞、摇铃寨、千年古槐、万年柏等,传说神奇。寺周有围墙,前有山门,钟鼓楼,有大殿四座, 另有东西配殿、 藏经殿、伽兰殿、仙境台竺。在寺东南,有一建筑,下为石券,深均为三间。石券上刻有“宝访”二字,内书“林泉”。寺内有书法碑刻,艺术精湛,有汉代法道陵所书的”龙“字,康熙帝所书的“虎”字和晋代王羲之所书的“白鹅飞到池中”。张天师的墨宝石刻,山门两侧的一对雄师为华夏仅有。
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可见唐代已有寺庙,现为明、清修建。寺建于半山,寺周有围墙,山门朝南,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寺西北角有藏经殿、仙镜台,东南部有伽蓝殿。
水陆殿,又名天王殿,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毗卢殿,又名罗汉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大雄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琉璃瓦顶;荷花池为八边形,周有望柱、栏板等;雷音殿,初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琉璃瓦顶;藏经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20世纪80年代,清泉寺毁于大火,但其基础尚存。
清泉寺规模宏大。由天王、毗卢、大雄、畦音、藏经五大殿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后因火灾将寺大部烧毁, 现仍存藏经殿、山门、钟鼓楼等19间建筑。 清泉寺相关典故和传说
大书法家王曦之“白鹭飞到风凤池中”
康熙皇帝的"虎"字,是他一次私访河南时,于此寺小住时留下的真迹。
慈慈禧太后到涉县时,在清泉寺(位于县城东南约8公里处,传说玉琳国师曾于此驻锡)留下了“真如自在”四字之后,便乘兴来到唐王山,想在女娲娘娘处也题上几个字,可谁知一踏上十八盘下的凤仙桥,这桥便晃动了起来。原来这风仙桥是一块整石,相传是女娲补天剩下的,很有灵气,能辨别好人和坏人,如坏人踏上去,这独石桥便会晃动。石桥这么一晃,可把老太后给气坏了,狠狠地在桥上跺了一脚,愤然离去。这独石桥被太后老佛爷这么一跺竟把灵气给跺没了,没多久也便断为两截。如今的凤仙桥是1987年新建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