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道理,经过罗老师举例讲解,立即让人豁然开朗,印象深刻。”在学生眼中,罗伟贤讲课生动有趣。“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任教12年来,罗伟贤如此作了总结。近日,普宁市兴文中学传来喜讯,青年教师罗伟贤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学生们看来,罗老师是实至名归。
亦师亦友:作业本成交流桥梁
在任教的12年中,罗伟贤有带8年高三毕业班的经历,担任学校的教研组长长达8年。罗伟贤将批改作业这一看似平常的教学工作,丰富发展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多数时候采用评语式批改法,我把对学生的评价、建议和希望通过作业本带给学生,同时也收到学生建议和要求,使作业本成了师生联系的桥梁,具有了多重功效。” 罗伟贤说。
2012年9月,高一(2)班的学生小郑在作文中说刚从初中升学进入兴文中学,生活、学习都有不小的压力。一心关注学生的罗伟贤敏感地意识到了小郑的情绪变化,他在当天作文评语中,就给予了开导。第二次作文本发放时,小郑又在作文中向罗伟贤作出了回应。这样一来二往,师生在作文上交心。
“我终于了解到,小郑是家里的长子,父母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小郑压力较大,加上刚刚进入青春期,也有一些小小心事。”罗伟贤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安排小郑主持一次主题班会,帮助小郑走出心理阴影,也让其他同学受教育。“我以商量的口吻引导他,把班会的主题定为‘我的主题我做主’,然后其他事宜都由小郑自己安排。”罗伟贤说,那一次班会十分成功,小郑勇敢地站出来,安排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活动,融入了班集体,解开了心结。
细心尽职:激励学生追求上进
罗伟贤除了教学尽职尽责外,还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热心帮助学生解决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深受学生爱戴。学生们把他当成知心人和朋友,有什么烦恼会主动找他解决。对待学生,他坚持用爱心、耐心、细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去教育转化,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成功激励他们克服缺点,追求上进。
罗伟贤平日善于观察,能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并及时了解学生有异常表现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008届的学生王佩娟,平时在校表现不错,在高三居然不报名参加高考。这让罗伟贤十分不解。经过多方了解,罗伟贤发现原来王佩娟一家商业意识很强,在家人的影响下,王佩娟认为读书无用。“我找机会跟王佩娟讲述学习的意义,大学的生活等。”罗伟贤说,他还特意打电话跟王佩娟的父母交流,使他们的反对意见开始松动。最后,王佩娟在高考中发挥得非常好,被广东工业大学录取。
硕果累累:奖杯是前进动力
“罗老师的讲课实在精彩!我们学校时常组织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听课、观摩等,向罗伟贤这样的优秀教师学习。”兴文中学校长陈大逸这样评介罗伟贤的工作。他介绍,学校一向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迅速脱颖而出。
2008年,罗伟贤开始负责校刊《兴文人》的编辑工作,同年8月被评为普宁市“优秀青年教师”; 2011年9月被评为揭阳市“优秀青年教师”。2012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13年8月获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2014年4月指导学生参加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实践项目《云集竹里芳,共系篮之情》获省二等奖。
今年9月,罗伟贤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教学路上,他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如何不辜负全国优秀教师这个光荣号称?”罗伟贤说:“获知得奖之后,我睡不好觉,除了高兴,就是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记者手记
良好平台助青年教师成长
陈启何
在兴文中学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明显感受到了学校教书育人的深厚文化氛围,催人奋进的管理激励机制,为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尽情发挥的舞台。
“每年我们学校都会评出‘十佳教师’,每人给予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奖励。”校长陈大逸特别介绍说,所有获奖教师都是通过投票评选产生,确保坚守在教学一线、在教学教研上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师得到奖励、受到鼓舞。此外,近年来,学校还筹集400多万元兴建教师公寓腾芳楼,切实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经常性举行公开课、研讨会、培训班等,关注、培育青年教师。如此一来,兴文学校形成了学校重教、奖教,教师安教、乐教的生动局面。
可见,罗伟贤在兴文中学的奉献与收获,不是偶然,也非唯一:今年,在该校工作仅2年的青年吴丹妮就获得省青年教师高中数学优秀课现场评比特等奖。兴文中学正沿着科学的办学理念,行进在一条“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名,让学校成功”的道路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