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感冒”了,别怕说出来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10日上午,市慢性病防治院在榕城区新河市场举办以“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心理义诊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不少市民向工作人员咨询失眠、抑郁、青少年心理障碍等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专业解答。
市慢病院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精神疾病就像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等疾病一样,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家属切莫讳疾忌医,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感冒了,现在很痛苦,不过只要治疗一下就会好的。”该专家如是说。
现 状 青壮年患者增多,生活压力大是主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现有1亿多精神障碍患者,其中重度精神病人已超过1600万人,我国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而选择自杀,而72.3%的患者并不知晓自己处于抑郁、焦虑等各类精神障碍中。
“事实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的蔡女士说,如青少年每天专注学业谨慎紧张,容易心理压力过大;中年人为了家庭生计和工作重任难以找到心理平衡;老年人面对老龄化社会中老无所依的生活状态,儿女不在身边空巢和孤独的心绪难平。从职业上来看,不同职业都存在竞争和压力,加班熬夜的生活让城市人被动地患上了自身难以察觉的抑郁性疾病。
“社会心理因素、生活压力大都是心理疾患产生的主因。”市慢病院精神卫生科科长徐奕佳说,社会的加速发展,使人们的精神心理健康被越来越多的因素所影响,如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社会普遍的心理紧张等让精神类疾病患者(包括抑郁症等各类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其中,以青壮年患者人数最多,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专 家 早发现早治疗,九成患者可治愈
时下有很多市民对精神疾病还难以启齿,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更不必说就医了。而实际上,在国外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心理辅导治疗及专业医生治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心理疾病越是发现得早治疗得早,对脑损伤就越小。”有心理专家指出,精神疾病可控可治,首次发病的轻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配合社会和家庭进行干预,多数能恢复,效果良好,甚至能治愈。重症患者坚持服药,配合医生系统治疗可减少复发,90%的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均可治愈。
近年来,市慢病院开设精神专科门诊和心理咨询,诊疗范围覆盖各类急、慢性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病、儿童、老年性精神障碍以及各种心理障碍的干预和治疗,年就诊精神障碍患者达千人次,可见不少市民开始坦然接受心理帮助。
徐奕佳提醒,除了鼓励精神障碍患者接受治疗,他们还需要社会人士及家人正眼相待,给予他们热情的关怀与帮助,使他们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
防 治 我市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
徐奕佳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取得良好的发展,截至2014年9月30日,我市有国家信息系统在管患者3454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市检出率达5.87‰,超额完成省下达重性精神疾病的登记录入、管理任务,在全省地级市名列前茅。
目前,我市已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机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覆盖率达100%.其中包括我市卫生局指定市级精防机构1家,区县级精防机构5家,乡镇(社区)卫生机构84家,由市、县、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管理员、本级用户、直报用户共100名。重性精神疾病登记、报告制度、精神病人危害社会行为的应急处置机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和治疗得到加强,市、区县和街道(乡镇)三级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
此外,在全市推广“精神疾病防治机构——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模式”,基本做到发现一个、登记一个、管理一个。我市各县区成立重性精神疾病评估小组,带领小组成员进村入户,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义医义诊、定期随访,督促服药,重点控制病情稳定,减少肇事、肇祸情况发生。
相关链接
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1992年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开始实行。创设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精神障碍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应该立即采取的行动。

莫一烈(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