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进行联系和沟通的方式之一,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不仅放假时机不离手,开学也机不离身,下课就赶紧拿出来刷一下微博、玩一下微信。“学生使用手机一直是学校管理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这是记者到学校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新学期开始之际,如何有效管理手机进校园这个问题,再次为学校和老师们所关注。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学生带手机上学弊大于利,并呼吁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尽量别让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
学生 带“机”上学很普遍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所中学,对学生携带手机现象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携带手机上学的比例较高,尤其是高二、高三的学生使用手机人数较多,许多中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用于上网、玩游戏。
“都是利用下课十分钟的时间开机玩一会儿,一般都是聊聊天、刷刷朋友圈、看看小说,男生大多玩游戏。”小孙在市区一所初中就读,她坦言,她所在的班级,同学们多带手机上学,且主要不是联系家人,而是上网。对他们来说,每个月的通话费非常少,费用一般都是上网流量产生的。
小张是一名高二学生,他告诉记者,班里几乎每个同学的手机都是智能机,其中不乏iphone5、三星S5等价位较高的。“我觉得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不是坏事。高中学习压力大,晚上回到宿舍后,大家玩会游戏,或者听听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放松心情,把手机当成一种解压工具。”小张说。
家长 初衷只为方便联系
手机“高调”地出现在校园里,家长又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名中学生家长,大部分家长均表示:给孩子买手机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联系,然而买了手机后,具体用途家长们则有点管不了。
“孩子刚升入高二时,他就和我商量着要买手机,本来我也很犹豫,但看着孩子同班同学都有了手机,再加上孩子在校住宿,如果有手机也方便联系,就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刘女士的孩子今年已上高三了,刚刚过去的整个暑假期间,刘女士的儿子每天都抱着手机玩,每次吃饭都要叫好几遍才答应,让刘女士感觉很气恼。
市民周先生的儿子是一名高二学生,因为孩子住校,晚上下课比较晚,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便主动提出给孩子买了手机。“刚开始我也担心孩子上课时间玩手机,就每天打几个电话查个岗,没想到孩子还挺听话的,白天很少开机,主要是晚上与我们联系和听音乐。”周先生说。
老师 如何管理是个难题
在走访中,多所学校的老师普遍反映,上网、聊天、打游戏是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而利用手机下载软件学习的学生比较少,如何有效管理学生使用手机是目前一个令老师们头疼的难题。
在市区一所高中学校任教的刘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班里一半以上的学生带手机上课,学校和老师都多次强调禁止将手机带入教室,对需要与家长联系的学生来说,可以放学后再使用手机,如果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话,一旦发现,则会立即没收,由老师代为保管。
“尽管学校和老师多次强调,开家长会时老师也跟家长沟通,许多家长也表示支持,但学生随意使用手机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刘老师说,有时候老师发现后没收了手机,但没过多久,学生就又偷偷买了部新手机。“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不管上课、下课都惦记着手机,肯定影响学业的。”刘老师无奈地说。
学校 出台“禁令”治“顽疾”
为有效管理学生使用手机,不少学校采用了不同对策,如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内给手机充电,用“曲线”方式防止学生带手机上学,可谓煞费苦心。揭阳一中一直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在教学区禁止使用手机;揭阳真理中学新学期便出台了最严“禁机令”:全面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一旦发现,立即没收暂由学校保管。
揭阳真理中学校长曹佳龙认为,手机的游戏、拍照等娱乐功能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已经成为同学们产生矛盾的根源,这显然已大大超出家长的管教范围。不仅如此,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购买手机和每月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话费,也增加了家长不必要的负担。而且,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手机的功能更富有趣味,多数学生将手机视为“新玩具”,在虚荣心驱使下盲目跟风、攀比,是十分有害的。
“学校在教室走廊等地均配备了二十几部免费电话机,学生可随时与家长联系。”曹佳龙说,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校内电话,既可以解决对外联络问题,也避免了手机上网、频繁短信聊天、考试作弊等弊端。“手机进校园的弊大于利,希望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尽量不要让学生带手机上学。”曹佳龙道出了所有学校管理者的心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