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开渔以来,来自深海的“海货”陆陆续续登陆市场。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近几天海鲜品种和供应量略有增多,而新鲜“海货”一出现,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光顾。
昨天下午5时多,记者来到榕城区卢前市场海鲜摊档前,只见各个摊档都摆着马鲛鱼、带鱼、海鲫等海鲜,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在一家摊档前,鲜活的虾正乱蹦乱跳,前来购虾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家里小孩喜欢吃虾蟹类海鲜,现在趁着开渔,来买些鲜美的虾给孩子尝尝。
经营海鲜生意的吴阿姨说,开渔前市场上出现的海产品大部分来自浅海,而且品种不多,质量也一般,“开渔后海鲜品种明显多了许多,但还没有达到顶峰时期,再过几天将会出现更多品种。”吴阿姨小店里的海鲜最多时达三、四十种,而记者在现场粗略数了一下,目前暂时只有二十多种。“马鲛鱼在开渔前的价格达到28元/斤,开渔后下降到了20元/斤。”吴阿姨表示,随着海产品品种的逐渐丰富,海鲜价格在未来几天还会再降,不过下降幅度不大。
吴阿姨告诉记者,开渔后正逢“七夕”节,当天生意非常火爆,虾、蟹这一类海产品成为市民办“出花园”宴、“走仔桌”的不二选择。这几天,不少市民知道休渔结束,买菜时也来买些海鱼,生意不错。
记者还了解到,受前几天的台风天气影响,渔民出海捕鱼的效率较往年略有下降,送到市场的“海货”要相对迟几天。市民如想多尝海鲜,还需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