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阳的历史遗址(七)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阳市

31、束氏宗祠

束氏宗祠位于荆林三城巷东,共5进、35间,另加边宇庑屋共50余间。明嘉靖年间始建,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并设分祠于陵口留墅村。该祠前进大门两边昂立石狮1对,门上悬挂着"束氏宗祠"匾额。前进、中进大门分别有两座石门垛,门垛雕刻着楼台、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中进大厅上方悬挂着"补经堂"和"代有传人"匾额,厅柱上书"补经世泽,知足家声"对联1副。大厅前照壁为磨砖所砌,镶嵌着"补经弼教"4个大字。后厅内设祖宗牌位,并置祭台于牌位前。

32、前艾庙

前艾庙为道教大同观和佛教云莲寺的总称,位于云阳镇前艾集镇。明成化元年(1465年)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其内大同观规模大于云莲寺,是乡村仅次于窦庄庙的庙宇之一。鼎盛时,共有宇舍97间,建有大帝殿、五神殿、罗汉殿、锁芝堂、韦驮殿、藏经楼、观音殿等。庙门临街朝南,与庙山门联接有戏楼1座,从戏楼至五神殿为一正方形广场,广场东西两侧为厢房和长廊,后进为道士居室。庙舍现尚存,已恢复大同观。

33、眭氏节孝坊

眭氏节孝坊位于延陵镇柳茹村,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为3门式,坊柱门呈品字形。宽6.15米,高5.5米。坊柱间青石上雕花纹图案,下镌官宦名人题名。其造型两旁石柱稍低于中间,分别夹嵌着青石横梁和石板。横梁上雕有图案,青石板上左右边分别镌刻"贞明执操"、"瑶池冰雪"。坊上额镌有"圣旨"2字,下刻"节孝坊"3字,字大径尺;下方横额镌刻有"旌表处士贡荫三妻眭氏之坊"。今此坊尚存,唯此坊顶端石葫芦已被拆毁。

34、束氏节孝坊

束氏节孝坊位于访仙镇访南村大园自然村戎氏宗祠前,清乾隆年间建。此坊是为旌表戎正麒妻束氏而建。坊上方石额镌刻"圣旨"2字,两旁石柱上有对联1副,云:"树之风声,千载青篇垂女朝;表厥宅里,九重丹诏前龙光"。此坊今尚存。

35~36、环青桥、锁翠桥

环青桥和锁翠桥,统称来秀桥,位于原县文庙东西侧,今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校园内。居东者谓青龙,居西者谓白虎,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建。两桥相同,均为单孔石拱形,各长10米,宽4米。经此两桥可通往笔架山。此两桥今尚存。

紫沁馨(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