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是学校引导老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素质的有效载体。为此,汾西一小精心策划各项教科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舞台。一是构建了全员参与的“备-评-讲-评”教研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共同提高”,突出全员性。二是探索总结出了“触—议—启—练—馈—展”的小学语文“六字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构建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县教科局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在全县小学进行了推广。汾西县第一小学 - 校本课程创特色
2003年以来,围绕新课改的要求,汾西一小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素养提升活动”课程,包括学科知识延伸类课程、个性特长类课程、养成教育类课程。
——学科知识延伸类课程。每个班根据学校的课程规划,结合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选择开发一门课程。“每日一X”或“每周一X”的开展,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存量,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个性特长类课程。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允许学生进行主持、音乐、美术、体育、微机、英语等六个方面的才艺展示,每次活动由一名学生主持。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艺术特长。
——养成教育类活动课程。以“争创标兵班”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在日考核、周小结、月汇总的基础上,评选出当月各年级的优胜班,在下月初举行优胜班的升班旗仪式。这一课程的开发,既增强了班级之间的竞争力,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3年以来,临汾市先后在汾西一小召开了全市养成教育现场会、校本课程现场观摩会,并指定其为全市 “校本课程实验基地校”。目前,该校的校本课程已汇编成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