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小城镇及新农村布局规划
宝坻区现有18个镇,3个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76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现状总人口653512人,总户数为198573户。城镇区人口20.5万人(城镇规划范围内人口),城市化率31.4%。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8.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8.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6%),其中区级收入达到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6710元。
一、 现状分析
2004年地籍变更调查结果:城镇村及独立工矿居民点用地21863公顷,其中城镇4419.3公顷(其中居民点占地3665.7公顷,独立工矿占地753.6公顷),村庄17443.7公顷(其中居民点占地14872.9公顷,独立工矿占地2570.8公顷)。
根据镇村调查统计,现有行政村765个,村庄总人口58.7万人,其中城镇规划范围以外村庄人口45万人。按人口、用地和收入三项指标分类、分级情况如下:
按村庄人口规模分类
500人以下村庄 289个 37.8%
500—1000人村庄 298个 38.9%
1000—2000人村庄 147个 19.2%
2000人以上村庄 31个 4.1%
按村庄用地规模分类
10公顷以下村庄 258个 33.7%
10—30公顷村庄 390个 51.0%
30—50公顷村庄 74个 9.7%
50公顷以上村庄 43个 5.6%
按人均收入分类
5000元以下村庄 199个 26.0%
5000—6000元村庄 335个 43.8%
6000—7000元村庄 224个 29.3%
7000元以上村庄 7个 0.9%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部分镇和村庄的规模偏小,并且镇区和村庄内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文化与服务设施缺乏,起不到聚集人口、集约经济的作用。
2、村镇经济不发达,农村城镇化速度缓慢。镇区间产业化协作水平较低。企业规模较小,大部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竞争力差。
3、部分村庄没有规划或有规划而得不到落实,人均建设用地规模普遍偏大(全区村庄人均建设用地253.4平方米),容积率偏低(平均0.2),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4、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小,农民收入偏低,住宅基本为砖木结构的平房,砖混楼房建筑极少(楼房用地量与宅基用地量之比为1:210),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不发达。
5、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公路路网密度不够,公路等级不高,使宝坻的区位、资源、生态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