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风起云涌,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莱阳市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发展必须狠抓工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此,莱阳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强市”战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按照“优化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快速膨胀机械汽车产业,巩固整合精细化工产业,拓展延伸生物制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五大产业定位,以更大力度膨胀壮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塑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持续开展“重点项目突破年”活动,重点培植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使五大产业集群成为莱阳经济的有力支撑。2013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4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8亿元、利税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7%,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著名商标3件、名牌产品5个。
莱阳是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基地,莱动、莱拖等机械企业曾经闻名全国。近年来,莱阳加快工业转型步伐,膨胀壮大机械汽车产业,打造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已发展整车、整机、零部件生产企业180多家,拥有汽车公告目录75个,产品涉及卡车、汽车、特种车等20大类300多个品种,培育出“舒驰客车”、“铁力士”塔机、“莱动”内燃机、“英福莱”拖拉机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和产品。莱阳经济开发区成为省内唯一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大力培育,莱阳的生物制药和精细化工工业也由弱变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瀚霖生物、烟台巨力异氰酸酯、江波制药等一大批企业凭借高科技支撑,成为国内同类行业的发展龙头,2013年巨力精细化工二期全面投产。
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莱阳的南海开发注入了新动力。近年来,莱阳破除传统思维,把海岸短、滩涂多的劣势转化为蓝色开发新优势,投资4600万元聘请澳大利亚ML公司高端规划,全力打造休闲度假、生态宜居、科教文化、高新技术、古迹旅游“五大板块”,在丁字湾开发中率先发展,在蓝色经济建设上先行先试,靠南海新区崛起,实现后发赶超。目前已投入58亿元,完成1.5万亩滩涂的储备整理,建成湿地公园、度假酒店、“四山”文化景区,实施了13.8公里五龙河流域治理,开工了80万平方米的水岸地产,1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初具规模,成功获批“莱阳丁字湾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湿地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大家继续支持我啊: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al120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