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隔壁邻居家住着一对老夫妇,爷爷摆摊算命,奶奶带孙女。有一次,那位爷爷来了兴致,要给我算命,扒拉扒拉手,瞅瞅面相,数数头顶上的漩涡,然后欣喜地说了句:“不得了啊,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公司的女CEO。”爸妈听了高兴坏了。其实自打高中起,知道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就一心一意要从商,算过命之后更是坚定了我的想法。 爸爸在年轻时总想着自己干一番事业,就开始做些小本买卖,比如卖水果,摆修车摊什么的,也算是创业了,但后来都以亏损失败告终。妈妈总责怪他年轻气盛但是智慧与毅力不足,这个做不下去了又觉得那个能赚钱就立马掉头,如此到处折腾没有一样成功的也必然不是偶然因素了。而我,是什么时候萌发创业的想法的呢?
哦,想起那时看新闻报道什么的都是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又可以吸纳就业,对社会来说也算是做了贡献。加之经济频道也时常会放些创业成功大学生的纪录片,看完后只有一种感受,那样独立自强、坚忍谦逊、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跟爸爸谈及创业的时候,他眼里总是会闪烁出光芒,不同于他每日做着重复工作难掩的疲倦。这个老男孩的梦想并没有泯灭,而是深藏在心。
大二参加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然后几乎把课余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可是随着参赛时间越来越长,知晓了其中的运作模式,心里还是有些许失望。我自觉这不是真正的创业,只不过在学校的希冀下拿出一份份漂亮的创业计划书,做的项目不属于我,所谓的公司也只是个空壳,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案呈现在文书上,至于实施,在比赛完之后也就没有意义了吧。毕竟这一个个注册资本达上百上千万的高大上企业凭我们大学生不可能建立运营起来。对于这一类型的创业比赛即创业本身,我又有了新的感悟。创业比赛可以锻炼当代大学生书写创业计划、论文等的能力,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锻炼大学生的商业思维,但若想真的创业,我的建议是还是别参加比赛了,去做吧,从最小的一步做起,将想法真正转变为可见的事实。
跟爸爸闲聊时,我说如果真的想“创造”价值的话,必须通过创业才行。就算以后进了大公司做了总经理也不过是为别人打工,总是在被剥削,爸爸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大学两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也终于知道,做好自己就是对人生最大的责任。总想着为社会,为全世界奉献出伟大功绩,这个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太宏大,不利于实现。与学校做着自己事业的牛人交谈时,他们也不过是想“自己做一些事情出来,做真正属于我的事情,贴上我的标签。”之前看了一本美国作家写的一本书,讲的是世界各地小成本创业者的所作所得。里面的真实的主人公有放弃高薪职业毅然决然单干的,有穷困潦倒决定用自己双手养活自己的,也有萌发了一个点子就去做然后就走上创业之路的。。。每个人的故事不同,走上创业之路的开端不同,但到最后,他们都是满足与开心的。
关于创业,我一直在想意义到底是什么,立足于我们自身而言,总结起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Reinvent the way you make a living,Do what you love and create the future.”
http://www.wm23.cn/meditation能力秀首页
http://www.wutongzi.com/uc/45525521.html梧桐子首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