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禅寺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白墙黑瓦的小屋依着半山腰巨大岩石而建,屋内摆放着4张小方桌,每张4条长凳围绕。82年前,就在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诸暨县的20多名党员代表秘密召开了中共诸暨县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滴水岩。

      1926年12月,钟志逸等革命人士就建立了诸暨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诸暨城区支部。随后,党组织不断壮大,先后在同山、枫桥、山下湖等地建立了5个支部,发展党员20多名。然而,正当大革命进入高潮时,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时的诸暨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党员被迫分散隐蔽到农村,由半公开改为秘密斗争。

       随着外地党员陆续回到诸暨,有许多热血青年都志愿参加中国共产党。当时浙江省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派陈兆龙到诸暨整理党组织,四处联络、发展党员。1927年8月,中共诸暨临时委员会建立,当年9月底,在滴水岩召开了中共诸暨县第一次代表大会。20多名党员代表参加,陈兆龙主持会议。陈兆龙传达了省委关于建立中共诸暨县委的批示和当前工作方针;公推宣侠父作形势和任务报告。会议还完成了“选举产生中共诸暨县委员会,加速建立和发展党组织,发动罢市罢课、减租减息斗争和秘密进行革命宣传”四项议程。

      为防泄密,滴水岩成为诸暨“一大”会址,“每年‘七一’节都有许多单位到这里来进行党员党日活动,滴水岩成了后人温党史、学精神的教育基地。”原来从东面通往滴水岩只有一条徒步的羊肠小道,1999年,政府等多方出资修筑了水泥路,现在车辆可以直接上山。

      滴水岩原名叫滴水道院,据说建于唐朝天佑年间1978年8月,一次台风袭击,道院被毁。修葺后的滴水岩几乎找不到道院的古迹,唯能看到的是留在悬崖石壁上两个凿着的石洞,那是道院屋檐的两根屋梁的搁置点。

     滴水禅院的大门,浑厚有力的四个隶书字,使这座小小禅院增光添色。禅院内宽敞宁静,几个香客在殿内焚香叩拜,祈福消灾。抬头仰望,岩石耸立千纫,爬满青藤的岩隙有水滴飞溅而下,犹如细雨飘洒,虽不及五泄的瀑布壮观,倒也另有一种风情。滴水岩之名,或源于此吧!

     宽阔的市南公路穿村而过,一幢幢小洋房林立。如今的滴水岩在交通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市南公路和城市外环线贯通将使郭叶柏村成为中心城市连接南部镇乡的交通要塞。随着前几年五纹岭隧道的开通,这一景点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31627878.html

能力秀:http://www.wm23.cn/taiyang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15744841

太阳的微笑(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