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翠园中学,有分初中部和高中部,高中部是我的母校,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关于我的母校。
深圳市翠园中学的前身是“深圳市第二中学”,初名“深圳镇职业中学”,1968年更名为“五七中学”。1985年正式更名为“深圳市翠园中学”,如今,翠园中学已走过五十年的历程,其校名寓意为“出类拔萃、智慧校园”。
作为罗湖区和深圳市历史比较悠久的名校,翠园中学于1992年被确立为罗湖区重点中学,1999年又在全市率先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质量评估,2007年高分通过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
1998年,原深圳市怡景中学与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中部合并,成为学校初中部。2007年,东晓校区办学,2009年学校被美国大学理事会确立为深圳市第一个AP课程注册会员学校,于是年在B楼成立国际部。截至2013年,深圳市翠园中学形成“一校三区四部”的格局。
高中部即本部,位于罗湖区东门北路1016号,地铁3号线(龙岗线)翠竹站口,留医部对面。毗邻东门老街,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占地100亩,绿树葱茏,芳草如茵,环境幽静,是典型的“生态校园”。常规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多媒体教室、科学报告厅、漂流书吧、师生阅览室、体艺楼等都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
2014年9月,翠园中学迎来了五十岁生日,“五十岁”在内地的诸多百年老校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而在仅有34年特区历史的深圳还算得上是一所“悠久”的老校,从老“二中”到新“翠园”,凝聚着五十届翠园学子的无限感触。
从2013年以来,学校通过推举更多的名优教师、改善学校硬件环境、发挥三校一体化优势、举办招生开放日的多种举措,来提高学校招生的竞争力,使翠园2013年的录取分数线,在许多名校分数线纷纷下滑的趋势下,坚挺地保持了去年的“水准”。
学校除了继续完善一个省名师工作室和一个市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市、区培养名师的工作部署,组织校优秀教师申报区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并有方娄星、朱建国、周忠武3人获得批准;组织校优秀老师李红该、吴春生、高映东3人申报了市中小幼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课程开发工作并均获批准。
翠园中学办学理念及校园文化的梳理与提炼提上日程,学校定位逐渐明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努力,翠园中学初步制订了《翠园中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和《翠园中学教师工作评价方案》。这两个评价体系试行,有导向性指引了我们老师工作,鼓励了更多优秀教师的涌现。组建校史办和校友会,加强学校品牌形象和更广泛的影响力。挂牌成立了学生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方便了学生、家长,也减轻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负担。今后,服务中心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翠园中学进一步强化学校特色建设,确立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有效教学及研究性学习,完善以国际部为平台的国际理解教育。2014年,学校工作的目标是“确定学校追梦行动计划、基于翠园中学的高效教学、筹备学校五十年校庆、大力推进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努力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个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全面发展。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zzjieyi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791614677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91614677
我的梧桐子代言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luohu.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