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石金钱龟

家乡区县: 钦州市钦南区

钦州石金钱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钦州市石金钱龟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养殖户利用沿海、沿江低值小杂鱼丰富的优势,以鲜活鱼虾天然饲料喂养为主,养殖的石金钱龟更接近自然生态产品,品质优异。曾获得龟王称号和全国龟鳖评比大赛获一、二、三等奖的荣誉,有“天下名龟出钦州”的声誉,在中国居行业龙头地位。
钦州市地处沿海,有着养殖龟鳖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由于地理环境和水土不同,钦州产的龟鳖肉质香甜,由此享有“天下名龟出钦州”之盛名。 钦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夏季受夏季风控制盛吹偏南风,冬季受冬季风影响盛吹偏北风。一年之中以夏季风占优势,因而高温多雨,夏热冬暖,夏湿冬干,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钦州市地形北枕山地,南濒海洋,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沿海滩涂,呈有规律的分布。水资源丰富。钦州市河流主要有钦江、茅岭江、南流江、大风江,河流溪渠成网,流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2条,常年泾流量50.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983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04.2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全市有蓄水工程总数4446座,其中水库410座,塘坝4036座,总库容8.12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78亿立方米;共建成各类水利灌溉工程8762处,有效灌溉面积126.36万亩。钦州湾海水几乎无污染,天然饲料丰富,适合鱼、虾、贝、藻类的繁殖生长,境内近海有海鱼虾贝类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50多种。
钦州石金钱龟,学名:广西拟水龟(Mauremys guangxiensis),产于钦州十万大山、六万大山、越南。个重:1.8—5.2斤,最大个体7.2斤,获得2011年中国龟鳖评比大赛拟水龟属一等奖。
钦州石金钱龟,头顶部光滑无鳞,幼龟、成龟均为榄橄黄褐色;夹杂有零碎黑点。眼珠黑色,眼珠两旁角膜各有一小黑点,看起来眼珠像一条黑线。眼睑部灰绿色。头后眼侧具有黑色条纹,眼后侧有一条黑纹延伸至耳鼓膜,喙后角有一条淡黑纹延伸至耳鼓膜下方。喙部及颈部淡黄色,颈上皮灰褐色。背甲具三条棱,脊棱明显;脊棱上有一条粗黑线从颈盾而至臀盾连续不断。成龟无论雌雄都有桔黄色或黑褐色壳体,背腹甲边缘淡黄色。幼龟背甲及四肢黑褐色。颈盾1枚,短小,梯形。椎盾五枚,第一椎盾前窄后宽;第二、三、四椎盾呈六边形,宽长几乎相等;第五椎盾呈扇形。肋盾四对,缘盾十一对,臀盾一对,分列两侧。背腹甲以甲桥缝相连,腹甲略短于背甲。两条纵行宽大的黑斑几乎覆盖整个腹甲,仅两侧及中央为狭带状的淡黄色;甲桥几乎黑色。喉盾突出,前缘平截。肛盾成深缺刻。腹甲盾缝:腹盾缝=胸盾缝>股盾缝>肛盾缝≥肱盾缝。四肢扁圆,前肢有较粗大的覆瓦状鳞片,呈灰褐色;有些成龟下部内侧鳞片呈淡黄色。后肢鳞片较细弱,呈灰褐色。前肢五爪,后肢四爪,趾间全蹼。股部疣点分列稀疏,不明显。尾背覆以细鳞,后段腹面鳞片成对,雄性尾稍粗长,泄殖孔尾基稍远。尾呈灰褐色。
钦州市石金钱龟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养殖户利用沿海、沿江低值小杂鱼丰富的优势,以鲜活鱼虾天然饲料喂养为主,养殖的石金钱龟更接近自然生态产品。到2010年,钦州市共有5个石金钱龟养殖基地获得了无公害龟鳖养殖基地认证。2011年,钦州的石金钱龟养殖户从2004年的3000多户发展到10000多户,养殖数量发展到70多万只,年产值3亿多元,龟鳖产业已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2005年,钦州市举办的首届“天下名龟出钦州”龟鳖大展吸引了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香港文汇报等28家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2010年参加广西龟王鳖王评比大赛,钦州石金钱龟获得龟王称号;2011年参加中国“全国龟鳖评比大赛”,钦州石金钱龟获雄龟一、二等奖、雌龟二、三等奖,擦亮了“天下名龟出钦州”的品牌,确立了钦州石金钱龟在中国的行业龙头地位。

 

IMiss丶培培(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