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

家乡区县: 河源市和平县

转变作风强化责任凝聚跨越发展合力

《报告》指出,当前,和平也面临不少有利的形势和条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深圳福田全面对口帮扶、纳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四大机遇并存,这些都为和平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何伟光强调,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要通过抓好路线教育活动,落实综合评价考核,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全县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把所有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最大工夫下到苦干实干上,把全部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抢抓机遇、善干巧干、苦干实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确保“三赛”争先进位,奋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据了解,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和平要做到促进经济社会保持加快良好发展,主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力促园区扩能增效,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二是力推城区扩容提质,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三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跨越发展支撑;四是积极谋划发展平台,增强跨越发展后劲;五是办好民生福祉事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六是抓实平安和平建设,构筑和谐发展环境。

全力抓好六项工作促进和平跨越发展

河源日报讯记者吴拓特约记者吴建章和平县委书记、县长何伟光在中共和平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对和平今年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何伟光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和凝聚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突出以工业化、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民生福祉。

力促园区扩能增效推进产城深度融合

和平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崛起。全力拓展园区规模效能,力争在全省考核中获得一般园区优秀等次。全力以赴参与园区扶持性资金竞争。加快培育钟表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再生资源、有机食品五大主导产业,重视培育本地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认真抓好“四个一批”项目转化和“三个50”、“三个100”工程,推进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实现早运营、早达产、早见效。

力推城区扩容提质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和平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制定完善新城核心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各项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世纪市民健身广场、龙湖河商业步行街等项目建设,稳妥推进“三旧”改造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快老城区提质步伐。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年内完成8个建制镇,70个村庄,7个示范村和4个名村规划编制。全面放宽户籍政策,健全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等方面的具体配套政策,吸引外地人员及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跨越发展支撑

和平将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大环市路东水至彭寨段路面工程、省道339线古寨至粮溪老罗角路段20公里路面大修工程、县道173老林线路面二期18公里大修工程,加快推进林寨至热水旅游公路、矿产大道、省道230线至茂绿源进园公路建设工程。继续做好和平河上下游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优胜及下车项目区工程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有力保障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用电。推进信息化城市项目建设,加快“三网”融合,建成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智慧和平”、“数字和平”建设。

积极谋划发展平台增强跨越发展后劲

和平将推动共建产业园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与福田区的对口帮扶机制,制订合作共建园区资金投入和利益分享机制,推进“园中园”项目实质性建设。加大两地联合招商引资力度,促成珠三角地区更多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和平。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响“阳明古郡、温泉之都”旅游品牌,打造精品旅游区和旅游线路。推进农业项目与乡村旅游对接,规划打造农村休闲文化产业链。提高金融信贷行业服务“三农”覆盖面,探索建立农村信用平台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流转。

办好民生福祉事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和平将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力争年内新增7个教育强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力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建立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动医疗救助县级全覆盖。加大扶贫开发“双到”力度,力争到年底所有“双到”贫困村和可开发贫困户基本脱贫,“两不具备”村庄基本搬迁安置。抓好生态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全省低碳试点示范县建设。落实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大坝等4个镇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抓实平安和平建设构筑和谐发展环境

和平将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和落实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解决一批遗留问题。全面推行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落实包案和“四访”制度,健全完善越级集体上访和信访突出问题责任倒查机制。积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探索构建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逐步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

小熊(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