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平度烛竹马

家乡区县: 青岛平度市

     烛竹马,你造吗?
     烛竹马,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平度田庄一带。知道这种舞蹈形式为什么得名于烛竹马?夜间表演时将“竹马”的前胸和后腚放上蜡烛,故名烛竹马。而且表演者骑烛竹马,主要表现“澶渊之盟”中萧太后引兵打仗的情景。
     烛竹马是在竹马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演变而成。据毛江令等艺人口述,烛竹马出现于清朝前期,属人们讨饭谋生的一种手段,他们用高粱秸制作简单的竹马,到大街小巷演出乞讨。
     到了康熙年间,先后有多个村也办起了竹马队活跃在关东和山东一带,孟家村最为优秀。这样以来,多支竹马队展开了竞争。竹马从演出和道具都有所改进,在马中方上蜡烛,白天黑夜皆可演出,便形成了烛竹马。
     烛竹马一般由五男、五女表演,打击乐伴奏。常用的队形有“十字梅、”、“眼睛花、”“ 三军战吕布”、“结子花”、“弯弯过街”、“大姐见面”、“勾一勾”、“锅台角”等十几种。
     多年来,此种民间舞蹈时兴时衰,但在当地始终保留演出队伍和演出所需的服装道具。遇节庆和大型文化活动,经常自发的进行演出,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林文倩(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