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二)——歌曲

家乡区县: 四川省万源市

歌曲 万源民歌种类繁多,为闻名全国的“巴山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红军歌曲”和“其它歌曲”。 劳动号子 万源劳动号子高昂、悠扬而赋有号召力,通常情况下有抬工号子、夯土号子、打石号子、开山号子等,一呼众合,以协调动作,解除劳动疲劳。旧院、罗文、大竹、河口、竹峪、白沙、黄钟等乡(镇)较为流行石工歌、拉箱歌、伐木号子、打夯歌等。 山歌 有高腔、平腔之分。高腔:大竹镇的《巴山背二歌》、固军乡山歌的《巴山民歌》、花萼乡的《歌郎不唱假慈悲》、旧院的《薅秧歌》、白沙的《一声儿昂》等较为突出。平腔山歌:旧院的《十杯酒》,庙垭的《慢赶羊》,大竹的《太阳落土回山里》等,平和诙谐,歌者如诉,闻者欲醉,风格风趣娓婉,别有一番情趣。 风俗歌曲 境内有孝歌、宗教歌曲两类,大多以孝歌为主。演唱形式多为独唱、齐唱和部分多声部合唱,演唱时伴以悲壮的锣鼓、凄楚的唢呐,行腔凄凉真切,闻者莫不感伤。黄钟、石人的《哭嫁歌》,曹家的《孝歌》和竹峪、罐坝的《陈玉兰上坟》等。小调歌曲:以叙事为主,大多以民间传说故事表现民众思想、向往幸福生活。花萼乡的《长工歌》、石塘乡的《挑水担子》、《出川歌》,白沙的《长年歌》等。 红军歌曲 《红军游击四川省》、《红军歌》、《红军三大任务》、《打倒土豪劣绅》等。 1981年,县文化馆搜集100余首,精选79首编印成册。1983年,县政府抽调专业干部,深入54个乡(镇),搜集民歌500余首,编成《万源民歌》集。《赛龙舟》(陈言观词、陈学勇曲)获达县地区民歌调演比赛三等奖。1992年,万源籍作曲家黄荣恩创作民歌《大佛爷坐的桦林山》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二等奖;1994年《撤拉摇篮曲》获广西国际民歌节银奖并相继出版黄荣恩民歌音像带7辑。1995年,廖正川创作民歌《大簸箕飞到山垭上》获达川地区首届“民歌、民舞”调演创作奖。1998年,市文化馆专业干部与业余骨干创作民歌《一碗水》(王克纯曲,安达词)、《丰收歌儿唱起来》(唐映程词曲)、《绣花枕头我不爱》(黄定中词,岳泽和曲)等在省、市刊物发表。2001年,市广电局录制原声态旧院民歌《十杯酒》、《 山歌 》在省市电视台播出。

庞晓蕾1240920303(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