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况(三)——初中教育

家乡区县: 四川省万源市

1986年,全县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思想指引下,坚持“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年,单设区中学5所,乡附设中学12所,在校初中生10766人。按照县政府规划,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落实分级办学责任,有条件的乡将初中和中心小学校分开。1988年底,全县单设初中8所,37个乡附设初中,在校初中生13659人。1989年,为缓和小学毕业生升初中难的矛盾,全县挖掘潜力,发展初中。城区办太平中学,乡(镇)分设乡初中3所,在校初中生15009人。县文教局颁发《万源县全日制中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稿)》,中学按计划招生,严格学籍管理,在学校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长负责制。1991年,县政府制定《万源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乡单设初级中学,扩大区中学规模,创建合格初级中学。 1995年,市政府颁发《关于在本世纪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决定》,确定2000年前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和任务。市政府成立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类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调整校点布局,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采取市级领导划片包干,责任到人,解决少年儿童入学难的问题。是年,八台乡、太平镇通过万源市政府“双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7年12月上旬,市政府评估验收复查青花、茶垭等32个乡(镇)的“普九”工作,“普九”复查基本合格乡(镇)12个,验收合格乡(镇)9个,达到基本要求乡(镇)11个。1998年,市政府颁发《关于做好控制、回收中小学流失学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治理学校乱收费,落实特困学生、下岗贫困职工的子女落实学杂费减免工作,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10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在思想上转变有了钱才来办教育的等靠观念,转变只有财政投入才办学的观念,转变教育就是升学的观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普九”目标。2000年,全市完善“普九”软硬件,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大沙等8所中小学合并成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部分中学实行校长、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初中阶段入学率101.6%,辍学率2.52%,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5.6%,毕业率97.5%。10月,省政府检查验收合格,报国务院批准,命名万源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合格市”。

2004 年春季,万源市开始实施义务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初中学生入学率102.3%,年辍学率2.99%,“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2005年,全市教育重点为发展农村教育,抓入学,控辍学。市教育局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坚持“整体规划、适当集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提升质量”的方针和“撤小、合近、扶弱、并差”的原则,重点建设青花11所单设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年,河口中学创建“达州市示范初中”、“达州市实验示范学校”,竹峪中学创建“达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中学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推行校长竞聘制。2005年,全市在校初中学生28713人,入学率为95%,辍学率为2.4%。17周岁人口非文盲率100%.

庞晓蕾1240920303(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