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大唐袜业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浙江诸暨大唐镇的企业家洪冬英2007年花了一年时间,打造“丹吉娅”品牌,进军国内市场。

  她是大唐镇的袜业领头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刚中学毕业任乡村教师的洪冬英,就偷偷购买了3台手摇织袜机,挎着竹篮在公路边叫卖自己织的袜子,开始了丹吉娅传奇。

  在她的带领下,30年后的今天,大唐聚集了11000多家袜业企业,年生产袜子119亿双,成为占国内市场65%份额、国际市场30%多份额的世界袜业之都。

  洪冬英的创业史可谓一波三折。1996年,义乌浪莎袜业老板翁荣金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时,洪冬英也推出了自己的袜子品牌丹吉娅,不过此时国内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而随后出现的丹吉娅的冒牌袜子也让洪冬英防不胜防,更严重的是,此时中国的商业形态除了商场就是小店和地摊,商场严重的三角债、苛刻的销售条件以及不能及时回款的现状令洪冬英不胜其烦。

  就在此刻,外单改变了洪冬英的命运。洪冬英又一次走在大唐其他袜子企业前面,从接日本订单开始,再到美国订单,她的企业逐渐走上了一条区别于国内同行“走内销,创品牌”的外单增长模式。外单,尤其是入世后飞涨的外单,给洪冬英带来了巨大收益,让她的企业发展成丹吉娅集团,取得十多亿元的销售收入。

  2000-2004年,主要依靠外单,不断改进装备水平,大唐也经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一举取代美国佩恩堡,成为世界最大的袜业中心。

  但是,外部压力接踵而至。2004年6月,美国采取“特保”措施,以配额限制中国袜子对美国袜业的冲击。一个多月后,大唐镇主要官员召集镇上的袜企老板们,几十人齐聚丹吉娅的会议室,商讨对策。

  大唐镇党委徐书记开始引导大家。他觉得有四条路可走:到国外投资、走内贸之路、提高附加值、多元化发展。但当时,外贸的滞后效应,让依靠外贸的袜企还没有切身体会到形势的紧迫,更没有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他们,也是中国外向型企业的一个转折点。

张烨飞(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