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人结婚的风俗二

家乡区县: 大同市城区

第三部分:回门
俗称回娘家,新郎新娘梳洗打扮后一般新娘会穿上红色或者粉红色婚纱,坐车出发到娘家。新郎要准备些红包到新娘家后新娘家亲戚就会拦门要红包,进门之后由新娘的妹妹或者弟弟端洗脸水。之后就到酒店(在这呢酒店就不多讲了,和结婚差不多)
第四部分:打当日
回门儿的次日,新娘要偕同新郎到娘家,上午去,傍晚回来。大同人称之为“打当日”。 打当日的目的主要是让新姑爷对岳父、岳母家族一干人马再熟惯熟惯,因为回门儿的时候,娘家的人多,亲戚、朋友、邻里叫了一大堆,场面乱哄哄的,而“结婚三天没大小”,谁也敢耍笑新郎,

弄得新姑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新娘家里人给新郎介绍了半天,新郎仍然稀里糊涂的,根本记不清楚。因此,有必要让新姑爷对娘家人重新认识一番,以免以后见了不清楚大小,长幼不分,说话做事儿随便,闹出了笑话。
当然,打当日也有让娘家人及时观察了解小两口儿情况的成分。小两口儿一办喜事就算真正成人,女婿婚前对女儿好,结了婚,女婿对女儿又怎么样,会不会又是一副面孔,变了个样。做妈的虽然把

女儿聘出去了,还总是有点不放心,得赶紧问寻问寻,给女儿支个招,或者把女婿调教调教,说合上几句。于是,新娘一回妈家,做妈的便会把女儿拉进堂屋,说些不让人听到的私房话。 另外,打当日还有一层答谢人的意思。回门儿的时候,人多且杂,做东家的生怕慢待了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舅舅、妗妗,还有单位的领导、媒人、厨师,以及端盘弄碗、忙里忙外的人,得好生招待一番。那些上了礼钱却因事未能参加喜宴的,也一并要在这天请来,谢谢人家的捧场。 打当日的宴席原本都在家中操办,回门儿时什么席面,打当日也是什么席面;回门儿时喝什么酒,打当日也喝什么酒。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结婚、回门儿都在饭店里操办,打当日的宴席自然也
跟着挪到了饭店。因为人少了,也没有几桌,又是至亲和领导,一般人打当日的宴席甚至比回门儿的宴席还丰盛,酒水也比回门儿时的高档。 按照大同的习俗,太阳落山前,新娘必须回到婆家,以免被婆家人笑话。回家时,做父母的不能送。父母送,意味着父母对这桩婚姻不如意、不称心,这个是忌讳的。走时,做母亲的给女儿准备两个半斤面大的馒头和两个猪肘子。因为一连折腾了好几天,新娘子没有休息好,也没有吃好喝好,做母亲的怕女儿半夜里饿了,又不能惊动他人,就给女儿准备了夜宵。大同人称这半斤面的馒头叫“作
伴馍馍”。 送新娘回家的是新娘的兄弟,跟新娘平辈。这些平辈的兄弟,也是新郎的小舅子,所以跟姐夫说话口无遮拦,无所顾忌,说不准还会敲打敲打新姐夫,捉弄新姐夫一番。

 

文文130(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