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习惯上称“过年”,是兴宁人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过年时出外工作的兴宁人都会回家过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称为“入年卦”后,人们忙着筹备年食、年货和应时糕果,酿造富有富有客家特色的“老酒”,制作用糯米做的“煎堆里”或“金团里”以及炸油角等等。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兴宁人民十分注重取兆意,不可以骂人,不准讲不吉利的话。俗语谓:“入年卦,就讲好话”。
正月初一。人们一清早(零时)就有三牲、果饼、香烛敬“赵公元帅”,大放鞭炮接“财神”,故除夕半夜有放鞭炮之俗。天一亮,族人齐集祠堂祭祖,仪式庄重。50年代以来,此俗已被逐步革除。祭祀仪式 也比较简单,很少有一族同祭,而是各村各屋分别敬祭,大多有长者参加,青年人甚少知其仪式、内容。
初二、初四是探亲访友日。
初三,俗称“穷鬼日”。这一天人们不外出作客。现旧俗已改,初三照常作客,且这天文娱、体育活动特别多。
正月初五称“出年卦”,表示已过了年。俗语有云:“年过初三四,各人打主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