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回族自治县特色小吃之——宛氏烤肉

烤肉宛是由祖籍大厂回族自治县大马庄村的回族宛氏所创。最初宛氏先人推着小车沿街叫卖,在北京宣武门一代流动经营。大约在雍正到乾隆年间,“烤肉宛”第三代传人宛均章,在北京阜城门大街开始坐店经营。第四代宛玉魁接任时,正式打出“烤肉宛记”的招牌。解放后,“烤肉宛”曾两度为班禅大师现场制作宛氏烤肉。1994年,“烤肉宛”被原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1997年,首届《北京名菜名点》鉴定,“烤牛肉”、“北京烤鸭”、“糖溜卷果”、“炸芝麻鸭”等“烤肉宛”当家菜肴为北京清真名菜,“芝麻烧饼”为北京清真名点。
宛氏烤肉有许多独到之处:一是选肉精。烤食用肉,只选生过头胎的乳牛。牛肉最初只选上脑,其肉质润泽鲜嫩、色泽鲜艳如山楂膏,是烤食烹饪最为理想的部位。日伪统治时期,由于经济萧条货源奇缺,因而也选用里脊、元宝肉、子盖等部位做烤肉,口感上比起上脑并不逊色。二是调料全。虾油、酱油、料酒、麻油、姜汁、白糖、味精、葱丝、香菜、米醋、糖蒜、黄瓜等应有尽有。三是燃料好。所用燃料均是柏木、枣木,有时也用杨柳木,取其烟少,引火快,可以释放香味的优点。四是刀法高。宛氏掌柜的亲自操刀,用尺许长的特制钢刀,切出的肉片薄似宣纸,状如柳叶,拿起来可见透明,而且速度快,两三分钟就切出一斤肉。宛氏刀功的手艺不外传,烤肉宛第六代传人宛华福、堂兄宛华第从十三、四岁起开始学切肉,经年累月后才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程度。为了保证肉片色泽、形状的美观,宛氏独创出“牛肉冷切”的方法。就是将新鲜的牛肉剔去筋膜,放进自制的“冰箱”里冷藏,三天后取出。此时肉块冻得结实,切起来得心应手。用所谓“冰箱”存储牛肉,就是用一只大木箱,先在底层放一层整块冰(三四十公分厚,重三四百斤),然后在冰上铺一层油布,油布上面铺一层荷叶,把肉放在荷叶上,然后再盖上一层荷叶,荷叶上再加一层油布,这样循环铺放,最后用冰压上封口。经过这样处理的牛肉,保持了新鲜、卫生,也便于后期制作。凡此种种,使烤肉宛的烤肉以“含浆滑嫩、松软喷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鲜嫩可口”而著称,以色香味俱佳的独特风味名扬海外,声满京城。

(2014-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