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昭
文德昭(1904—1949年),男,长武县彭公乡方庄村人。少时家贫,生活艰苦。父母双亡,无以维生,去西安投靠寄宿姑母家中,出卖苦力,勉强糊口。后在杂货店当学徒,受尽欺凌,便托人投奔甄寿珊部队当兵,驻防耀县、三原等地。他精明强干,颇得信任,后升调杨虎城部中尉副官。民国十五年(1926年),文德昭随军转战,策应北伐。西安事变后,因不满军阀专横,解甲经商,不久,回家务农。
抗日战争中,他参与王庶民等人发起救国募捐活动。目睹国民党黑暗统治,毅然谢绝县政府要他出任自卫团副团长的聘请。1946年,经王庶民、崔景星介绍,奔赴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往驻马栏的关中分区,参加解放旬邑战斗。1949年5月,受关中工委保安处派遣,担任解放大西北主力部队先遣和向导。于古历五月下旬赴兰州途中,被敌特告密缉捕,惨遭杀害,时年45岁。1951年10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文德昭为革命烈士。
王庶民
王庶民(1903— 1949年),字福轩,男,长武县昭仁镇灵凤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9年7月14日惨遭地方反动当局和驻防国民党八十二军马继援部杀害,时年46岁。
王庶民7岁入私塾读书,性聪敏,勤攻习。14岁辍学,当店员,摆小摊。由于他诚实待人,勤俭操持,生意兴旺,积有余资。民国二十年(1931年),自营“民生魁”京货铺。苦心经营,恪守信誉。他常说:“硬少收10个钱,不能得罪一个买主”。从而赢得远近顾客的信赖,被商民推举为商会理事、理事长。
王庶民热心地方教育事业。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奔走呼号,倡导办学。带头捐助银币100元,又向社会贤达募捐516元,利用宜山书院旧址,创办“长武县私立昭仁实验小学”。自任董事长,聘请县长党伯弧兼任校长。实行新学制,采用新课本,兼收男女学生,任用优秀教师,给学生灌输革命思想,为学校订购进步书刊。受反帝、反封建和解放斗争形势影响,他设法与中共地下工作者联系,多次向边区安吴青训班输送学员,使一批青年学生走向革命道路。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学校经费拮据,他抽出商业资金并变卖家产,出面“请会”集资,捐助500元。又自购结婚用的凤冠、佩纱、汽灯,让学校出租收费,以解燃眉之急。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1月,他把亲友为父亲庆寿的贺礼6200元捐给学校。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家父去世,他又将亲友送的奠仪费5万元,捐赠资助办学。
王庶民憎恨贪官污吏,不满反动黑暗的旧社会。嫉恶如仇,一身正气,常为公众福利事业挺身而出,敢与恶势力周旋斗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党政府改筑西兰公路,横跨灵凤胡同,因修涵洞低矮,阻塞农民做庄稼的车马通道,又淤滞洪水排泄,引起居民与路工斗殴。王庶民出面交涉,赴省城打官司,迫使公路部门改修大桥,便利城乡民众。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党十六仓库用加二大斗硬收军粮,怨声鼎沸。王庶民以商会会长身份担保,具立甘结,封存账库,胁迫县政府盘仓清库。结果溢库小麦400石,如数退还商民。他又与各方商议,将退出的小麦捐给私立昭仁小学作为办学经费。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三月,国民党县政府主持“选举”国大代表,王庶民与卫铭新一起发泄不满,编成顺口溜广为传播:“驴粪蛋子外面光,绣花枕头内装糠。徒具虚名务其表,出蛆葫芦选举箱。”用以讽刺揭露选举骗局,促使民众觉醒。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政策,山河沦陷,物资奇缺。王庶民倡导和参与筹划集资创办“民生工厂”。加工毛线、布匹、毛巾、线袜和木器家具,为发展地方手工业、工业生产做出贡献。
王庶民经常阅读红色书刊,寻求革命真理。1946年9月,西府工委特派员刘刚、崔鹏程回长武开辟地下工作。经崔景星串联,王庶民主动接头,尽力相助,并以他的商店和住宅作为地下工作者的联络点。同年11月,王庶民经崔鹏程介绍、西府工委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西府出击前夕,王庶民派人通知长武银行经理黄廷芳,设法保护好银行黄金、钞票及全部财产,严防哄抢。4月21日长武解放后,“民生魁”商店带头营业,兑换边币,使县城秩序很快恢复。他还为新生的县政府和解放军部队捐赠经费,提供物资。4月24日,解放军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势力再次盘踞长武,环境更加险恶,斗争异常尖锐。王庶民仍满怀信心,不遗余力地坚持工作。同年5月,中共长灵工委成立,指定王庶民为长武地下党负责人之一。他不避艰险传送文件,收集敌情,又接连动员进步人士、青年学生突破封锁钱,奔赴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工作。
1949年5月,解放大西北战役开始。他积极搜集敌军事情报,绘制地图,连夜派专人密送边区。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革命形势飞速发展,党组织派崔鹏程回长武,指导地下工作。当发现游击队员李生华被敌逮捕时,派人通知王庶民立即转移。他却说:“敌人没抓住我的把柄。我走了又怎么回来工作。”7月4日拂晓,特务李国华带领武装人员逮捕了王庶民,并在家中和商店翻箱倒柜进行搜查,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
王庶民在狱中备受刑讯,始终保守党的秘密,忠贞不屈。7月9日被押解邠县专署,经过审讯,敌人仍无所获。7月10日“讨保出狱”。亲友劝其速离长武。他说:“敌人妄想放长线钓大鱼,时刻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已无法走脱;我一旦离去,敌人定会侥幸怀疑成真,谁都无法辩解。我一走了之,必然连累保人和妻儿老小。我若出事,无论如何要设法营救其它同志。”7月12日,仓皇溃逃前的马继援部将王庶民再次逮捕,14日(农历六月十九日)晚被秘密杀害。同时遇难的还有共产党员崔景星等4人。
王庶民英勇就义,长武人民无不义愤填膺。中共长武县委在驻地旬邑县桑村沉痛举行追悼会。解放后,1950年3月,中共长武县委、县人民政府又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并修建陵墓,树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以缅怀王庶民等烈士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1951年11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王庶民为革命烈士。
崔景星
崔景星(1920—1949年),男,长武县昭仁镇城内人。贫苦农民出身,初小文化程度。1946年9月参加革命,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长武解放前夕被捕入狱,1949年7月14日惨遭驻军国民党八十二军马继援部杀害。时年29岁。
崔景星幼年时父母早逝,他与两岁的小弟鹏程由伯父伯母抚养。10岁时入县立义务学校读书,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15岁受雇私人商号当学徒。他为人忠厚诚实,秉性刚直,深恶社会黑暗和土豪劣绅的暴行。当看到陕北红军奇袭长武县城,惩治贪官污吏,贫苦农民投奔红军的事实后,他立志献身革命。曾对弟弟鹏程说:“只有当红军才是咱穷人的出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崔鹏程在邠州师范上学时,打算去边区安吴青训班学习,他欣然鼓励支持。当年崔景星参加民生工厂当学徒,曾与为躲避国民党搜捕的宁县共产党员金学成等结为知己,加深接受革命的道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得到弟弟鹏程从边区带回的宣传材料,他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并散发给亲友。1946年9月,刘刚、崔鹏程先后以西府工委特派员的身份,回长武开辟地下工作。崔景星设法掩护,帮助搜集情报,担任联络工作。同年10月,崔景星经崔鹏程介绍、西府工委同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王鸿儒、刘禄学等,以小贩身份为掩护,经常闯过封锁线,进出边区,为西府工委转送情报。11月,崔鹏程隐蔽于官庄沟,被特务发现密报。国民党县党部派人找崔景星劝弟投案,又派兵追捕。崔景星即刻从小路赶到官庄,换穿衣服,送走弟弟脱离险境,然后巧妙周旋,应付特务追查。
1948年4月,解放军西府出击,崔景星奉命从长武赶奔旬邑县马栏镇接受任务,为攻打长武、灵台的六纵教导旅带路。先头部队进驻二趟,他只身回县城,召集地下工作人员布置接应任务。4月21日晚,解放军顺利攻占长武县城。
4月24日,解放军撤离县城,敌军政势力又卷土重来。国民党省政府派员办理“善后”,气焰嚣张。崔景星毅然协助隐蔽的工作人员继续坚持斗争,购买和收集枪支弹药,搜集情报,使游击队得到恢复发展。当发现游击队混入不纯分子,便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审查清除可疑人员,使游击队免遭破坏。在地下党组织统一领导下,他为革命东奔西忙,斗志旺盛。一次县政府自卫团在抗建台演戏,狂妄欢迎青宁马军。他带游击队员埋伏城外,向县政府鸣枪,趁混乱在街道散发传单,迫使国民党驻军与自卫团全城戒严,如临大敌。1948年5月,长灵工委指定崔景星为长武地下党负责人之一。
崔景星对党忠诚,对工作极端负责。他和王庶民一起开辟联络点和交通站,不避艰险,出生入死,建立发展统战关系。他负责与游击队组织和部分队员保持联系,帮助解决困难。并启发动员一些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参加游击队或地下工作。他还和早期参加地下革命工作的同志一起,帮助赞同支持革命的进步人士朱伯荣、黄宗宪等,引导和护送进步青年、学生27人,分批奔赴边区参加革命工作。在他和弟弟鹏程的带动下,户族亲属多直接间接地为党做工作,走上革命道路。他利用统战关系,主动和熟人、亲朋以及敌军政人员多方接触,宣传党的政策,扩大革命影响,争取进步势力,分化瓦解敌人。他负责联系打入敌县政府、保警队的地下党员、公务员,掌握情报,单线接头。对县参议长、中统特务等上层人士,当面劝诫,送警告信,迫使他们两面应付,不与共产党顽固为敌。1949年6月26日,崔景星遭敌特逮捕。备受刑讯,坚贞不屈。7月9日被押解邠县专署,12日又送回长武。7月14日(农历六月十九日)晚,马继援残部狼狈溃逃时,将崔景星秘密杀害。同时遇难的还有共产党员王庶民等4人。中共长武县委闻讯,在驻地旬邑县桑村沉痛举行追悼会。
解放后,1950年3月,中共长武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并修建陵墓,树立革命烈士纪念碑。崔景星烈士壮烈牺牲,气节高尚,灿烂若星,永照千古! 1951年11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崔景星为革命烈士。
郭 锋
郭锋(1969—1989年),男,长武县昭仁镇灵凤村人,出身于工人家庭。在校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各科学业成绩良好;主动帮助别人,处处争做好事,受到老师同学和邻居的好评。
1987年9月,郭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他把大学作为人生旅途的新起点,追求政治进步,探索科学知识,学习成绩优秀。他用火一样的热情对待同学,对待人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坚信“要活出自己来”。他说:“正直是我的追求,善良和平是我的愿望”。
1989年4月16日,郭锋随全班同学春游,在长安户县交界处的主峰高冠瀑布风景区,听到西安帆布厂一女工不慎落水的呼救声,正在瀑布上游休息的郭锋等3名同学,立即向岸边奔跑。面对险情,郭锋明知自己不会游泳,却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奋勇救人。他冒着刺骨的消冰水和湍急河流的巨大冲力,摸向河心,伸手拦住落水者,试图将她救起。但力不从心,无情的激流将他连同落水者一起沉没,推向下游。此时西安石油学院唐春雨、崔继荣两同学也入水抢救。他们一起被急流推向瀑布口,崔继荣卡挡木桩中间,侥幸生还,其余三人被卷入瀑布飞泻的冠潭深渊。
郭峰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壮丽凯歌。他的事迹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中央电台、电视台和省电台、电视台、《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单位都相继报道。西大党委追认郭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团省委、学校团委分别授予他“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9年8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郭锋为革命烈士。省高教局、团省委等联合召开表彰大会,号召全省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青少年向郭锋学习。后来,有人写诗赞日:无私无畏,志愿行动。奋不顾身,救人舍命。青年楷模,当代英雄。浩气长存,壮哉郭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