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美食,各位一定感觉眼睛发光,食指大动吧?
山西美食,有名在面,味道在醋,菜肴不在精致,而在舒心。
大同(地名)饭是很好吃的,应县以前归大同管,现在才是归在朔州名下。应县的饭吃起来很香,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好吃的“应县美食”
凉粉。浑源的凉粉比较有名,但应县的也同样好吃,比较有名的是“小媳妇”凉粉,应县二中的“三女儿”凉粉也很好吃,基本上木塔周边可以找到很多卖凉粉的,大块的蚕豆,堆成小山的豆腐干,滑溜溜的凉粉,简直是一种享受!你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加鸡蛋等吃法。应县人管“吃凉粉”叫“喝凉粉”,呼啦啦几口吃完,那滋味别提有多棒了!应县面皮也不错,是用纯白面制成的,别具风味,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
大烩菜。所谓大烩菜就是把土豆,粉条,白菜,豆腐等放入大铁锅中乱炖,内容丰富,老少皆宜,冬天吃着热乎乎的回踩,就着糕,味道好极了。
所谓“牛腰”其实和牛没有关系。而是一种面食。
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了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一起炸好,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熏肉。应县的熏肉是那种小车推着,挂在玻璃罩里的那种。比较有名的是辽代街对面的“薛七熏肉”还有什么薛几薛几的,都是一个性质,味道比较独特,都是手工制成,可以尝尝。
油糕。是比较有特色的小吃之一,用黄米面和好,再包入豆沙等馅,放入锅中炸制而成,色泽鲜黄,口感细腻,值得一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