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悌之训
宗谱生动描述了子女从“母血父精”始,“十月孕成”,“子始生时,魂飞魄惊。肠如刀割,命在幽冥”的情景。后经“三年乳哺”,“手抱带绸”,“席不安眠”;“能行惯走,又忧跌倾”;“忧其致疾,拜佛求僧”;“父为子计,百虑经营。”父母为子女,真是费尽了心机。宗谱教育后代,在父母的“百年垂老”时,应尽儿女的赡养、孝敬之道,即使是“贫难具物”,“半炙杯羹”,“承欢是孝”。儿女有钱,对父母并不是“财谷丰盈”就够了,而是应该“毋假婢仆,事心亲身”。“博亲一笑,胜于三牲。”
对兄弟姐妹,要“亲之骨肉”,“亲爱姐妹,恩及其甥”。“吾兄亲子,毋以少陵,让梨推枣,肩随雁行”。“长兄犹父,长嫂母焉。事必禀命,勿以争杈。吾弟亲儿,骨肉相连,饮食教诲,又以烝烝。”
对亲人故去,“亲故之日,抱恨终天”。“衣衾棺榔,各宜慎旃。”“葬祭虞祥,式礼莫愆。”对于昔己故去的先人,也要“报以尝烝”。
二、闺门之训
训词中明显有鄙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残余,认为“古来家祸;悉由妇人。子未娶妻,事亲怡然。一为妻惑,德色谇言。子未娶妻,?骨肉恩联,一为妻惑,析寡分田。”宗谱中教育后代治家之道是“义正为先”,“闺帏燕好,敬如宾筵”。不要计较赀钱“谁多谁少”,“一言一动,正率无偏。”“教老礼宾,察畜鸡豚”。家中的妇女,要“各司职业”,“苦劳均任”。“眠则俱眠,衣食均匀”,“服毋求鲜”,艰苦朴素。对于同乡的妇女,常常“长舌便便”,不要与她们“说人长短”,这是萌生是非之地。宗谱以“商卒周姒”为历史镜子,教育后代不要迷于女色,“美婢娇妾,纵欲流连。商卒周姒,亡镜高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