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啸仙,1897年出生,广东省河源县人。1918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在校期间,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他与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组织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担任执行委员,参与领导广州地区的学生运动。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参加广东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阮啸仙先后在“洪事书屋”家塾,“闻啸轩’学堂和县城三江高等小学读书。在县城读书期间。深受学校进步教师、革命党人李歧山、黄镜仁等人的影响,阮佩仙的思想进步很快。1918年春考入广东甲种工业学校后,阮啸仙又照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接受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在陈独秀等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阮啸仙与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结成好友,组建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领导“甲工”和其他学校学生,冲破学校禁锢,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洪流之中、1919年秋,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1921年,经冯菊被介绍,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9月,阮啸仙从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担任团广东区委书记,全力从事青年运动。受党组织的委派,阮啸仙和冯菊坡、周其鉴、刘尔崧等人在广州创办了“爱群通讯社”,社址设在惠福西路玉华坊。阮啸仙等人以通讯社记者的身份,经常深入到工厂、学校、农村和群众团体中“采访新闻”,进行革命宣传,秘密发展青年团员,动员广大青年起来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阮啸仙等人还经常以通讯社的名义出版发行《共产主义ABC》等油印小册子,扩大马列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
1923年6月,阮啸仙还与刘尔崧等人一起,广泛团结各阶层青年,在广州公开组织“广东新学生社”。作为团的外围组织,阮啸仙担任该社执行委员会书记。他经常为社刊(新学生祉)撰写文章,模露时弊。宣传革命思想,启发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新学生社”最初成立时,只有广州市内的一百多人,不到一年就发展到五六千人,人员遍及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成为青年运动的一股强大力量。同年8月,阮啸仙出席了在南京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1923年10月,军阀陈炯明、洪兆麟、杨坤如妄图反攻广州。广州大元帅府下令反击,孙中山亲临前线指挥,在东莞县县石龙圩一带与敌军作战、为鼓舞士气,阮啸仙组织了以新学生社社员和青年团员为核心的“青年慰问队”30多人到前线慰军。当时,盘踞在石龙附近的敌军,凭借沙包工事,封锁了交通要道。因战事频繁,铁路两旁仍有不少尸体未收殓,经烈日暴晒,恶臭难闻。慰问队队员大都是刚走出校门,未上过战场的青年,他们目睹此情此景,不敢向前。关键时刻,阮啸仙从队员手中夺过旗帜,毫无畏惧地走到队伍前头,率领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直往前线阵地上冲……敌军突然见阵地前面红旗招展,枪林弹雨中一支队伍狂风暴雨般直卷过来,以为是国民革命军的正规部队前来增援,一个个吓呆了,纷纷丢盔弃甲,四处仓皇逃窜。阮啸仙趁机率领慰劳队员,冲过了危险地带,来到了国民革命军的阵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