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客商历史的见证———商印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梅州,世界客都,崇文重教早已名声远播,誉满天下;客家人崇商重企在中国的商业文明史上也具有不可或缺、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广东“四大商帮”之一的“客家商帮”在明清时期已经跨越省内各县、全国各地到世界许多国家去经商贸易,1840年以后,客商更是足迹遍布全球,四海为家,闻名遐迩。近代粤商第一人张弼士是客家人杰出的代表,他下南洋、办实业、搞航运、开铁路,创立了历经百年不衰的“张裕葡萄酒”著名品牌,恣意驰骋、引领潮流,树立了客商商业的文化精神。在客商中,近现代还出现了很多富甲天下的杰出英才,从罗芳伯、叶亚来到姚德胜;从丘燮亭、谢枢泗到丘元荣;从田家炳、曾宪梓到今天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客籍企业家,客商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客商商印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客商在形成的过程中遗存了众多的客商文物。其中最能代表客商文化精髓的即是客商用印,简称“商印”。客商“商印”流传有千年的历史,从明、清时期至近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它是研究客家近代城市史、商业史、印学史的重要文物。这些商印包括了店铺号印、商业广告印、商用告示印、商用装饰印、地名印、水客侨批印、商号名称印、模具印、人名印、外文文字印等;这些商印在商务活动中作为信用凭证,具体表达商铺类别、商业活动的特点,展示商业形象,强化商品标识,追求广告效果,作为体现这些功能的实物,它的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所谓“商印”,即是客籍商人经营商业活动使用的印板、印章的实物遗存,首先它具有历史价值。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广东沿海地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业开始崛起,鲜明反映了沿海地区演绎的海洋商业文明史。这以后,随着世界列强入侵、渗透,自然经济开始分化瓦解,商业在客籍的迅速发展,潮盐大量驳运到兴宁,以兴城盐铺街为中转站,转销到粤北各地和赣南13个县,年销量已达250万吨;到清末民初客籍商业贸易集市日趋完善,据记载:民国初期梅县有36个堡、30个圩镇和小市,梅城有店铺1000多间,每逢圩日,市面繁荣,热闹非凡。五华县有36个圩市,水寨镇有店铺、商行1450间,主要经营服饰、布料、纺织品、日用百货、五金、文化用品、肉类、食品餐饮、钱庄、古玩、典当等,促进了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务收入,现存的一些客商商印,不少就是那时遗留下来的实物。
其次,商印还具有研究价值。如在研究水客、侨批封时,信封正面都有“对角”印章(见上图),一般位置在侨批封正面的右上角或左下角,内容有:如意、吉祥、吉星、福星等,这就为民俗文化学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水客封、侨批封不仅仅是汇款凭证,它还渗透着海外侨胞对祖国、故里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亲属的关爱和负责任的态度。
第三是具有收藏价值。雕刻者对商业用印创新的设计、巧妙的构思、刀法的细腻、线条的黑白互补,充分体现了审美情趣,使人产生美的愉悦。这些朴实无华的实物遗存是研究客商文化的珍贵文物。商业用印在商户的日常经营中使用频率高,易造成损坏,而且商户多选用木质、角质、石质等材质作为商印材料,而木易腐、角易蛀、石易碎,商印留存无疑将越来越少,从这点看,藏家应抢救收藏。

小刁(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