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文化部日前公布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兴宁市榜上有名,入选艺术项目为“杯花舞”。这是兴宁市多年来不断加大力度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结果。
多年来,兴宁市十分重视挖掘、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在不断加大力度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和修缮的同时,积极向省和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兴宁民间文化艺术“杯花舞”是一种独特的道教舞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颇具客家风情,在海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2005年以来,兴宁市更加重视“杯花舞”的创新与发展,不断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并在学校、城乡大力推广和排练“杯花舞”,现有20多支表演队常年活跃在校园、社区和农村。由该市文化部门创作编排的群舞《杯花声声》,先后荣获岭南民间艺术汇演金奖和广东省第三届音乐舞蹈花会金奖。2007年,“杯花舞”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目前,兴宁市已申报并获批7个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分别是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的两海会馆和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的兴宁学宫。2007年以来,兴宁市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投入500多万元对兴宁学宫进行重修,使古老的学宫重焕异彩。最近,该市进一步加大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决定出台措施保护兴城古城墙;对两海会馆做出了修缮方案,正着手组织专家组对修缮方案进行审议;正组织力量申报“五句板”、“版画”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兴宁学宫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何天炯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