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杯花舞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起源于新陂的杯花舞是一个颇具兴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杯花舞以其优美婀娜的舞蹈动作,欢乐明快的音乐节奏,清脆悦耳的“铃铃……杯声以及客家味浓厚的改编山歌调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民间舞蹈艺术的一朵奇葩,久演不衰,饮誉国内外。
“杯花舞”原是兴宁道教活动中的一个舞蹈 节目。道教是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的教派,敬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早期教派有“五斗米道”、“太平道”、后又有正一道、全真道、丹鼎道、符篆道等教派。其活动形式有“做醮”、“做觋”、“跳法场”等。明世宗朱厚熄迷信道教因而道教得以盛行。古时人们生老病死往往问卜求卦,嘉靖年间道教在兴宁流行。19世纪中叶,道教的一个流派由福建传入,正一道派以“做觋驱邪”、“安龙奉朝”等方式进行活动,以“做觋”——年老觋公男扮女装为“觋婆嫲”表演咬花、扇花、杯花、棍花等技艺——为生者求神祈福。觋的表演有文有武,有柔有刚,有较高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加上边舞边唱委婉动人的改编山歌的曲调,一时之间,“做觋”颇为盛行,至民国时期兴宁从教人员有30多人,时道士朱官祥在做觋时一改以往用五句板说唱用竹板击拍的传统,改用兴宁产的“伯公杯”为道具,因而使节奏更多样,声音更清脆,表演更具技巧,令人耳目一新,成了兴宁道教活动中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做觋表演的杯花舞主要表现三个奶娘到茅山学法除妖的故事。舞蹈时双手各持一对白色瓷质的伯公杯,两只杯子相互敲击着不同的节奏,边舞边唱很有民间特色。以后凌佛桂从朱官祥处学到后一直沿用流传至解放前,伯公杯也就成为独特的道教舞蹈“打杯花”的道具。
1956年,县举行文艺汇演。兴宁第四中学(今新陂中学)教师罗渣、谢月文,以“打杯花”的艺术形式进行杯花舞动作的创作编排,由县文化馆范晴作词,谢高编曲一、曲三,罗渣编曲二初排了新的“杯花舞”,是年参加县汇演反响热烈。1957年赴省参加选拔时由四中学生刘松兴、何佛枚、李金发、李长渊、陈子才、李雁珍、罗翠玲、刘美珍、刘放梅、陈婉香、方永珍等参加演出,被选上送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中央为了不妨碍学生课业,规定学生不能赴京,因此另选青年罗万泉、曾应宜、曾强章、潘焕茂、刘丽珍、李如香、罗惠文、毛玉珍等八人到广州重新排练并作为广东代表团的成员到北京演出。演出结束时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演出后,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空政文工团和广西代表团等专业团体纷纷派人到广东团住地学杯花舞,演员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连带去的江西景德镇烧制的一千个专用杯也给有关团体要走了。据长者回忆,杯花舞进京回来后,一些外地文艺团体还派人直接寻到四中学习打杯花的技巧。他们陌生的面孔和颇有艺术气质的身影引起了小小圩镇的阵阵骚动,成为当时新陂圩及附近群众议论不休的话题。1958年12月,县文工团参加汕头区业余文艺汇演,“杯花舞”又获节目奖。
经舞台艺术创作的杯花舞表现的是客家男女青年生产、生活和他们之间爱情的民间舞蹈,广大观众从客家人劳动生产中提炼的形象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舞蹈语汇中,从来自于水口山歌明朗欢快的《你莫嫌涯耕田郎》的改编舞曲中欣赏出了劳动的欢乐,生活的甜美。杯花舞及其音乐很快流传开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笔者小时曾先后看观看过两场杯花舞,虽然当年才读小学,到如今已隔半个世纪,但当年演出的情景至今还清晰地记在脑中,琅琅杯声仍萦绕耳旁。
经过几代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杯花舞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代与时俱进,不断的改编,加工、变革,每一次都以其来自客家民间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便以为民众接受的音舞而获得众多荣誉:1984年经改编后以《明月照山乡》为题演绎的杯花舞获梅县地区业余舞蹈作品评选一等奖、省二等奖,并参加了省庆祝国庆35周年艺术节的三场演出,舞曲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录音向海外广播。同时杯花舞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荣获编纂成果三等奖。1994年杯花舞以大型集体舞形式参加梅州市大型化妆游行表演荣获二等奖并在兴宁撤县设市庆典中被省电视台现场直播。进入新世纪,杯花舞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6月到香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演出,被香港地区民政事务处授于“能歌擅舞”奖牌,多次到深圳、珠海、广州等地演出受到好评。2004年3月,“以特色成就生命”的杯花舞迎来了新的荣耀,广东省授于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追求,求富求乐求健康是人人都渴望并追逐的目标。逐渐富起来的客家兴宁人更是钟爱身边的传统文化艺术。杯花舞顺理成章地从民间走上舞台,又从舞台流向大众——成了人们既娱乐又健身的一项文娱活动。如今,从城市到乡村,有许多人自发跳起了杯花舞,青少年、中老年,各有千秋,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节日文化因为有了杯花舞而更加绚丽多彩。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兴宁杯花舞插上了新中国建立后的起飞翅膀从山区飞到了北京的话,那么,在新世纪之初,经过千锤百炼的歌舞双翅更加丰满坚强,她展翅高飞,扶摇直上,飞过广州、飞过香江,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将飞得更高更远,飞遍全世界。

小刁(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