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笑话描写中国人:“早晨一片‘增白剂’、中午一顿‘抛光大米’、晚上一锅‘一滴香’火锅、出门高铁脱轨、走路‘马路杀手’光顾、躺在‘达芬奇’上吸毒……残酷的生活现实让我们不得思考:中国怎么了?我们应当怎么办?怕还是不怕,吃还是不吃,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竟然成了问题。其实我倒觉得这是件好事,无端的担忧反而是一种病态。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乱一治”的历史,大乱必到大治。“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孕育“秦皇汉武”,“五湖乱华”“南北纷争”是“贞观盛世”。可见多难兴邦,空谈误国。矛盾和弊端只有在不断地问题中才能暴露、发现、重视。山西五年 四换省长,现在很少在听带矿难的消息啦,甘肃校车事故之后,“长鼻子”的“特权车”不也开进中国货的大街小巷吗?“甬温动车”之后,高铁的大跃进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可见,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杯弓蛇影。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蛇。”因为怕而畏首畏尾,因为怕而固步自封。社会转型期,矛盾顿发、乱象丛生是自然的现象。改革有微词,不改革则有危机。我们总不能因为怕出现问题而放弃发展吧。科技发展本身就注定危机和挑战、利益和灾难并存,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工作。许多人羡慕西方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其实他们也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用血的教训才有了今天的。我们享有的科技文明却还固守着田园牧歌的幻想,不是很可笑的吗?
况且许多问题不是科技的过错,恰恰是科技的功劳。许多的问题“蒙昧的时代”我们一无所知,是科学叫我们心眼明亮,告诉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是一部吸毒史。比如“炼丹”就属此类。从亲王吃到汉武,从汉武又到唐明皇,最后终于明白原来皇帝们一直在吃水银。是让我们在懵懂中死去还是在惊醒中前行,答案不言自明。赢我们一代或几代人钢铁般的胃口,百毒不侵的驱干尝试各种有毒的食品,为子孙后代留一片蔚蓝的天空是件伟大的事。
当然这样并不是放任何纵容。只不过是说不能急、跑步进入“文明”是不可能的。面对乱象有人疾呼“重构道德”、有人疾呼“重树诚信”,其实我们记得都不如健全法制、家强监管来得快、来得实在。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利己的,就像资本都是逐利的一样。不能指望“仓廪实而知礼节”也不能呢过还指望“衣食足而明荣辱”。只有强化监管、加重处罚才有可能让违法者望而却步,胆战心惊。有人羡慕西方人的法律意识、日本的集体观念。其实他们从娘胎里出来就懂吗,显然不是。西方人为什么有那样的诚信观念、法律观念,不是人种多么优秀,而是他们知道违法的代价。一次不良的贷款记录就有可能终生与银行无缘,一次违驾记录就有可能终生禁驾。强烈的法律观念来源神圣不可多得发的威严。所以与其诅咒食品的不安全,不如督促和监督执法者。不保证结果的正义就不能维护程序正义。试想,我辛辛苦苦的大骨汤不如你的“一滴香”、我认认真真养的猪不如你的“瘦肉精”,我的纯正的鲜奶不过你的“三聚氰胺”,甚至我努努力力的学赶不上你的小纸条,百度搜索。你发财了,得到了家长老师的表扬,甚至获得了“学习进步奖”,对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是一样变样还是一种讽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却呼唤道德、呼唤正义、呼唤良知,岂不是愚不可及吗。因此,与其呼唤良知不如加强化法律,与其重构道德不如加强管理。让那些造假者、违法者倾家荡产,“杀无赦,斩立决”。用生命的成本为造价付出代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生活就是这样,不能改变就必须学会适应。怕与不怕都不能阻挡问题的发生,“杞人忧天草木皆兵”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生理和心理的负担,更加重了生活的痛苦。“瓦罐不离井台破,大将难免阵前亡”,风险的社会必须培养风险的承受能力。看看仓央嘉措六世转世活佛《见与不见》也许有些感悟: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写爱情更是写人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