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风俗

家乡区县: 枣庄市薛城区

枣庄因为与孔孟之乡--曲阜比邻,深受孔孟夫子的影响,乡俗礼仪方面有很多规矩。尤其新婚三年内忌讳较多,比如女儿回娘家要回避许多节日。而传统节日中,春节尤为重要。

比如春节回娘家。

春节前几天,出了嫁的女儿要跟丈夫回娘家送节礼。以前经济条件差时,大多带些糖果,果子(点心),猪肉,酒等礼品。现在条件好了,礼品要精致丰富得多。礼品的数量必须是吉利的双数。女儿一家当天返回时,娘家要回礼品。首先是粉条,取其拉拉扯扯不断亲的寓意。其次是粉皮,象征团团圆圆。还有花生,意味有儿有女花着生。还有女儿带来的礼品一小部分还要回回去。

“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到正月是留上午,家家嫁出去的女儿便乖乖地呆在家等候娘家兄弟来请她回娘家,俗称“叫客”,这里的’‘客’‘不读ke,而读kei,三声。一种很有味道的方言。读成ke,便失去了它的独特风味。这时候,女婿一般是不跟去娘家的。

女儿只带孩子回娘家小住几日。农历节二月二之前,再由丈夫去娘家叫回。女儿回娘家需要给父母长辈们磕头拜年。这种磕头的风俗延续至今。每每过春节,去给公婆长辈们磕头拜年,会将一条崭新的裤子磕成半旧。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这些风俗已有细微的差别。

ZT4125(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