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纪念馆

家乡区县: 锦州市太和区

     萧军纪念馆总面积440平方米。由展厅、库房、接待室、办公室等几部分组成。展厅面积120平方米。
展览内容供两个部分:《我的文学生涯》和《游子故乡情》。
库房收藏萧军作品手迹33件;生前录像带4本;录音带10本;线装古书260套;明清时代的书画253幅;现代名人书画21幅;有关萧军的各种资料200余件;日本友人赠送的木刀等实物25件。另有碑刻拓片、书籍、杂志若干。

     萧军(1907—1988),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原名刘鸿霖,笔名除萧军外,还有酡颜三郎、田军等。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跋涉》(与萧红合著),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等。
    萧军北京故居位于西城区东北部的鸦儿胡同6号。鸦儿胡同就在什刹海北边,东起小石碑胡同,西至甘露胡同,这一带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群之一。
鸦儿胡同6号并不好找,因为故居的院门没有开在胡同中,它开在了后海北沿上。故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西式小楼,萧军的卧室和书房就在二楼,萧军晚年的很多文章都注明是写于“银锭桥西海北楼”,指的就是这儿,“海北楼”是萧军书房的名字。
解放前这里是一位国民党将军的官邸,1951年萧军来北京工作后就搬到这里居住,在这里他写下了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及书信集《鲁迅书简注释》、《萧红书简注释》等几百万字的作品。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37年直到去世。
“文革”期间萧军受到了迫害,他的家居被红卫兵挤占,只给他留下一间不足两平方米的储藏室作为写作室,乐观的萧军以“有窝就下蛋,有水就行船”自勉,又把这里戏称为“蜗蜗居”。
小楼周围的民房大多已经拆迁,而小楼本身也非常残破了,这里早已没有了居民,只有院子里的古树还在品味着过去的沧桑。故宅依旧,只是时光已经流转了。

蒙meng(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