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报刊[编辑]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大公报》的主笔人天津人王芸生
《时报》是清末民初在中国比较有影响的一家报纸。1886年11月6日,中文版的内容分为“谕旨”(皇帝的命令)、“抄报”、“论说”、“京津新闻”、“外省新闻”、“外国新闻”等栏目。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曾担任过主笔。1891年停刊。
维新派人士严复、夏曾佑、王修植等于1897年10月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民国初年,京津同盟会在法租界创办宣传民主革命为宗旨的机关报《民意报》。许多来往京津一带的革命党人,都以该报报馆作为秘密联络点。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其创办人是英敛之(同时也是辅仁大学倡议者之一,属清末保皇党)。英敛之在创刊号上发表《〈大公报〉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一名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以敢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著称,成为华北地区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抗战胜利后,《大公报》着手停刊各版的复刊工作。1945年11月1日、12月1日,上海版和天津版相继复刊。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津版改组为为《进步日报》。
从1945年到1948年,天津先后发刊的晚报就有《自由晚报》、《新生晚报》、《大众晚报》、《人民晚报》、《夜报》、《民国晚报》、《大路晚报》、《真善美晚报》等8家,其中除《民国晚报》是附属于《民国日报》的国民党党报外,其余都是独立经营的。这些报纸中以《新生晚报》影响最大,1949年1月15日当天,《新生晚报》和《民国日报》发行了天津解放的号外。随后,旧有各报一律停刊。1月18日,党中央给北平、天津两市市委发了指示,要求不要命令旧有报纸一律停刊。经过市军管会文教部对旧有报刊的审阅,3月,《新生晚报》复刊。
1949年后,天津所有的中外报社均被接收,报纸或改组或停刊。现在天津报业大体由天津日报和今晚报两大市属报业集团垄断。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时政类:每日新报、城市快报
生活时尚类:采风报、车天下、新广角、假日100天
体育报:球迷
今晚报集团:
新闻时政类:今晚报、渤海早报
生活服务类:天津老年时报、今晚经济周报
刊物:今日天津
广播[编辑]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始建于1949年,拥有九套节目,分别是新闻广播、滨海广播、交通广播、经济广播、生活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相声广播和小说广播。
电视[编辑]
天视台标天津电视台(TJTV),简称“天视”,始建于1958年10月, 1960年3月20日正式开播,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四家电视台之一。地面信号覆盖天津市和北京、河北、山东等省市部分地区。1998年12月28日原17频道上卫星播出并更名天津卫视,如今已进入全国30省会城市及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市的有线网络,收视人口达6亿。现有14个专业频道(含付费频道)。此外,天津电视台间谍题材的影视作品表现优异,如电视剧《潜伏》、电影《风声》等。
2008年12月28日零时,天津电视台第10套节目—国际频道正式开播。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将通过“中国长城电视平台”在北美落地。
饮食[编辑]
主条目:津菜
天津地方风味菜系起源于民间,从形成到发展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天津菜系形成和发展与漕运和盐商息息相关,运河船夫的饮食,促进了天津小吃的繁荣,清末光绪年间天津城的饭馆已“五百有奇”,而津菜形成的标志便是1662年为庆祝康熙登基而开设的聚庆成饭庄。乾隆下江南,多次驻足天津,曾赏赐厨师黄马褂和五品顶戴花翎,并将“烧目鱼条”一菜赐名“官烧目鱼”。1860年天津被辟为对外开放商埠,外来资本大量输入,西方饮食随即进入津门,较为有代表性的就是起士林餐厅。现今天津饮食主要分为汉民菜、清真菜、天津素菜和地方小吃四大门类。[19]
天津菜多以河、海两鲜为原料,擅长勺扒、软溜、清炒、清蒸。并且口味多变,咸鲜清淡,精于调味,清浓兼备,注重配色。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天津风味菜肴有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八大碗有粗、细之分。粗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等。细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等。四大扒是成桌酒席的配套饭菜,包括:扒整鸡、扒整鸭等。冬令四珍指铁雀、银鱼、紫蟹、韭黄,均为天津特产。现代天津名菜有:蟹黄鱼翅、软熘鱼扇、鸡丝银针等。[19]
特色饮食[编辑]
津菜: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
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特色小吃:糖堆儿、果仁张、蹦豆张、石头门槛素包、杨村糕干、芝兰斋糕干、小宝栗子、龙嘴大茶壶
特色早点:煎饼果子、锅巴菜、老豆腐、果子、烫面炸糕、卷圈、糖果子、荷包蛋
特产:独流老醋、小站稻、茶淀葡萄、沙窝萝卜、天津甘栗
老字号[编辑]
天津作为中国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老字号众多,2009年6月20日,天津市商务委和天津市商业联合会宣布本市老字号协会成立,新成立的天津市老字号协会拥有会员单位127家,其中百年以上的老字号29家。[20]
较有名的老字号有:谦祥益、同升和、正兴德、隆顺榕、桂发祥、狗不理、耳朵眼、桂顺斋、达仁堂、起士林、天宝楼、风筝魏、老美华、冠生园、瑞蚨祥、泥人张、果仁张、蹦豆张、大福来、杨柳青、亨得利、鸿起顺、登瀛楼、月盛斋、盛锡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