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尼山石

家乡区县: 济宁市曲阜市

尼山石为呈蓝灰、土黄、姜黄色的泥质石灰岩,因产于曲阜城东南约30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文德林而行名。其原有的具体产地在尼山孔庙北的砚台沟,惟此地的砚石已极不易得。用访石制成的砚台称“尼山石砚”或“尼山砚”。据《清一统志》记载:“尼山石砚,出曲阜县尼山,文理精腻,亦称雅品。”又据清乾隆年间候船订的《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
尼山砚
尼山砚
天景石,也被人们叫做尼山石。它原产出于鲁东南地区蒙山支脉之间,东西跨越费县、平邑、泗水、曲阜等地的连绵丘陵地带。早期主要产于曲阜城东南20公里处的尼山,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沂蒙山区费县城南的天井汪村又发现类似之石,现已经被当地村民挖掘枯竭。天景石,又称尼山石。虽倍受青睐,但因产出少,故鲜为人知。况传世不多,历史上曾一度绝产绝传,乾隆年以后不再采制,使这一名石被埋没多年。因清代原产于曲阜尼山而得名。80年代末 又于费县城南天井汪村再度发现,取天井谐名为天景石,现已经被当地村民挖掘枯竭。该石块体独立,最大厚度约15厘米,多嵌于山腰数十米厚的石灰岩夹层中,储量稀少,其开采需凿山挖洞,取之不易。块体独立,质地细腻,最大厚度15厘米,经地质学家初步考证, 属第四系沉积岩类。储量的稀少,采挖的难度,纹理的奇特,决定了它们价值的昂贵。
费县天景石:消逝的山村
费县天景石:消逝的山村
天景石经过磨光即可用于欣赏和收藏之作用,一块磨光了的天景石,就是一幅完整的风光照,更是一幅美丽的中国画。 它主要以棕色为基调,辅以红、黄、蓝、青、褐、紫等色,天然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奇景。有的似层峦叠嶂,绵延无边;有的似东方日出,光芒四射;有似湖海雪原,层林 尽染; 有的似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有的似繁花似锦,古色古香。天景石画面清晰,艳丽逼真,敢与国画媲美,与油画相并论,层次分明,妙趣横生,色彩协调,浑然天 成。而用此石制成的砚台、镇尺、印章、印泥盒、酒具、茶具、花瓶、摆件等工艺品了,更是深受艺术家们青睐。
宽28CM,高17CM,厚6CM

笑谈尘世(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