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山老子山,位于洪泽湖南岸的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老子山镇。为淮河入湖口岸,三面环水,一山分南北中连接贯通,以秀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遐迩。老子山自古商业兴盛,文化发达,南北商贾常云集于此。此山名胜古迹甚多,有老子炼丹台、青牛迹(老子坐骑青牛蹄印)、凤凰墩、钓鱼台、法花寺、犹龙书院等十景,可惜都毁于战乱,现仅存仙人洞、凤凰墩遗迹。老子山境内有大小滩头数十处,连同水面30余万亩,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沿着老子山弯曲的山道信步走来,绿树浓阴掩映着一户户农家。古朴的农舍前后左右,几乎处处都有古迹遗存。在一家木门轻掩的小屋门前,屋檐下竟是雕着精美花纹的汉代古砖!随步走进另一户农家,发现其墙壁上嵌着一块古碑,竟然是一代清官陶澍来此寻访大禹遗迹的题咏古碑,字迹保存完好清晰。喝着茶的老农指着门口一座雕刻得中规中矩的古石墩,笑着说,这家伙的真实身份,文物专家至今也没考证出来呢。而它所正对着的,则是宋帝南渡时的御码头;不远的地方,则是宋代淳佑塔地宫遗址……
灵寿溪穿岩而过,可荡小舟,岩外溪上拱立两座苔藻溢苍,古色斑斓的石桥,已有千年的历史。洞高30多米,宽约80 米,深200多米。进洞50米处,矗立着一尊乳石,石像须眉巾服,栩栩如生,酷似太上老君。相传老君游至此处,见风光美丽,欣然说道:“此洞天之绝胜也,山石离奇 老子山
,溪原清邃,不复西渡流沙,我当隐焉。”于是化身为石,此洞因此又叫老君洞,是全国道教圣地“三十六洞天”之一。
它是历代的游览胜地,为融州八景之首,称“水月洞天”。洞内满壁题刻,仅宋碑就有17块之多。其中岳飞麾下独臂将军王佐所题的“真仙洞”,字径尺半,笔力挺拔。而北宋元祜党人沈千曾孙沈所立的“元祜党籍碑”,尤为珍贵。洞中之景美不胜收,有天柱石星、金线吊葫芦、鹤岩旭日、群峰来秀、仙翁对弈等。有一拔地而起的鼓形乳石,轻拍响如钟声,钟声上传,倒悬的石乳会马上回音,由近及远,回鸣不息,深深扣动人的心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