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富,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塌山乡湾子村人,诗人。笔名“山野朽人”,“青河笔墨联谊会”会长,宽城作协会员。
刚吃过晚饭,62岁的杨润富就在桌子上摆开了“摊子”——自己写诗的本子和一些农民创作的诗歌手稿,开始了自己的“审稿”工作,老伴取笑道:“好像你是多么有水平的人,还挺像样儿!”。
“挺像样儿”,这话在杨润富看来就是对自己的肯定和支持。“青河笔墨联谊会”是杨润富带领农民自发成立的诗歌组织,“山野朽人”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这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子,“鼓捣”了四十年诗歌,并且乐此不疲……
缘起:庄稼汉子爱诗词
杨润富出生在宽城塌山乡湾子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动荡年代读完了初中,虽然当时的学习秩序被打乱了,可毛主席那些荡气回肠的诗词却让年轻的他多了一份喜好。
喜欢读,喜欢写,但没时间更没条件。直到1972年,杨润富在村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虽然条件有限,但是他酷爱学习,喜欢古典文学,特别是格律诗里的平仄格律、修辞手法。
没有书就去借,周围人的、亲朋的,攒点钱就去买,“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精神食粮是充足的!”杨润富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但很多年轻人并不珍惜。那时候,他白天教书,晚上创作诗歌,同时阅读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
写诗、写对联、写散文,样样在行。久而久之,杨润富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并且经常和一些有相同爱好的人在一起探讨诗词歌赋。
有一次,杨润富和诗友们去清河口水库,他们一边游玩一边作诗。杨润富看着此时的美景,出了一副对联:“清河口 瀑河口 口口回波波重千里。”结果跟他同去的人无一能对得上。“到现在,这副对联也没有一个人能对得出来。”说起这事,杨润富自豪得很。老伴看在眼里说:“瞧,把他美的!”
杨润富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一儿一女孝顺无比,老伴虽不通文墨却理解支持。女儿杨瑞雪说:“我爸没有不良爱好,就这点兴趣,我们咋能不支持呢!”看到有合适的诗词方面的书,女儿都会毫不犹豫地给父亲买回来。
“我从来没给任何报纸杂志投过稿,因为我不认为我是个诗人。”杨润富说,自己与草木同眠、与土石为伍,是个不可雕琢的朽材,写诗纯粹是随意随性而来,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山野朽人”的笔名。尽管,他很谦虚,但还是有很多人向他请教,想拜他为师。
坚持:一字一句总关情
离开学校这个舞台,杨润富和黄土地打交道,他一手握笔写诗,一手把锄劳动。尽管生活贫寒,但写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把生活的辛酸苦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都化成了一行行的文字。
1996年以后,为了生活,杨润富四处打工,过着流浪的日子。黑龙江、山西、唐山、张家口,无论是在砖厂、煤窑还是建筑工地,他走到哪儿写到哪儿。
方便时,他就用破铅笔头写在稿纸上;不方便时,他就用石头写在墙上、地上。他从来不抱怨生活的艰难,相反,他很感谢那些困苦,感谢生命中有诗歌给他做伴。
在打工生涯中,一段感情、一个场景都能激起他诗歌创作的灵感。
在张家口打工时,一个雨天的傍晚,一只北飞失群的大雁凄厉地哀叫,坐在工棚外面的杨润富心生苍凉,拿起树枝在黄土泥墙上写道:凄风冷雨雁孤鸣/ 裂断肝肠四五声/ 目送长天归北客/ 心随双翼到宽城。写完后,站在窗前,这个中年汉子望着家的方向泪盈双眼。
工友们读着他的诗,先是沉默后是彼此安慰和鼓励。
“这也许就是共鸣吧,我写出了大家的感受。”杨润富说,艰难的打工生活中,写诗是自己的快乐,工友们永远是他的“第一读者”。
他在一首《七绝·夜闻滴露感怀》中这样写道:谁抛玉露溅滴声/铁瓦生寒水汽凝/冷落荒山无客问/凄然坠泪到天明。写出了打工者的辛酸苦辣。
四十多年来,杨润富写了一千多首诗,但是手里有存稿的只有五六百首,因为好多诗是写在墙上、地上的,没有记录收藏起来。说到这儿,他心疼不已,“触景生情写的诗忘记了,很多事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快乐:诗歌路上有知音
2011年夏季,杨润富在滦平铁矿打工,时任塌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承新,来到200里外的滦平请杨润富回村里写村史。杨润富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在历时三个月后,一本展现塌山村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清河颂》集结成册,同时他个人诗《山路弯弯》也随之印刷成册。
因为爱写诗,因为有知音,2013年7月初,在杨润富的倡议下,《青河谷笔墨联谊会》成立,杨润富被推举为会长。
《青河谷笔墨联谊会》现有会员7人,成员中有5人是农民,2人是教师,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46岁。其中一个叫陈凤军的会员,他的作品曾在《子曰诗刊》上发表,还是《子曰诗社》的社员。
女儿杨瑞雪说:“我老爸他们挺能折腾,《青河谷笔墨联谊会》还有入会章程呢,要交书面申请材料,还要拿出作品来,经过我爸审核后,才能加入。”
听着女儿玩笑般的介绍,杨润富笑呵呵地说:“既然是组织嘛,就要有规矩有程序。”
不过,让杨润富最高兴的是,村里在房屋紧张的情况下给他们腾出了一个房间,作为联谊会的活动场所。“再不用借地方了,听说还给我们准备一台电脑!”虽然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学起来很犯憷,但他还是由衷地高兴。
杨润富白天在塌山乡里的木耳基地打工,晚上或是业余时间伏案写诗,然后和诗友们一起交流心得。现在得空还要把会员的作品整理出来,等活动室粉刷好后展览一下。
其实,杨润富还有一个未说出的想法:希望联谊会营造出农村新的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弘扬真善美,赶走社会不良风气。
“这就是我的目的,我的追求!”一直笑容满面的杨润富说到这些瞬间就变得严肃起来。转身,他又问周围的人:“现在都提倡‘中国梦’,你们说我这算不算?”
在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中,他又开朗地大笑起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