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犹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到石坑村郭屋采访“舞龙王的传说”传承人,此次采访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舞龙王的传说”。
舞龙王的传说,起源于唐朝时期的乾元三年,即公元760年,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上犹盛行已七百多年了,历史悠久,很具有神话色彩。
相传唐朝都城(现今西安)有一个姓袁的算命先生,很有名,他能算出什么时候上雨,下多少雨,雨什么时候停。而老龙是管水的,对此很恼火,就想搞算命先生的鬼,想故意为难算命先生。老龙化装成普通人去算命,问算命先生:过几天他要出门,问有没有雨下,下多大雨,下多久?算先生回答他,什么时候有雨,下多大雨,下多久。老龙问:有没有算准,不在误了我的事,算命先生说:算准了,没算准可以掀掉他的摊子。老龙心想:你就会死了,等算到那天要下雨,老龙就不下,但为了不完全违反天条,要下雨那天老龙就不按时下,等会再下,规定了下多久的雨,他就多下会儿,规定下多大的雨,他就下大或下小些。后来,老龙就回去质问算命先生,说,那天不是按算的下的雨,误了他的事。算命先生也很精明,其实,老龙来算命时就实出了他的身份,算命先生回答老龙,你违反的天条,犯了天条,犯了死罪。
老龙无奈,回去后,想到算命先生的话,翻来复去,睡不着……,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给他托了个梦:叫老龙着急,我会救你。唐太宗就叫曹官魏征不要杀老龙。当时阴间,阳间的事都归魏征管,包括杀头的事也是他管,由他执行。到了老龙杀头那天,唐太宗就找到魏征,叫他下棋,想拖住魏征,这样魏征就不能走。到了杀头的时间,唐太宗的棋子掉到了地下,弯下腰去拣棋子时,头碰到桌上,不巧,就睡着了。趁皇帝睡着了,魏征就去了杀老龙,这样,老龙就被杀了。
老龙不甘心,常到皇宫门前寻畔闹事,这样一来,皇宫门大家都不敢进出,宫廷不得安宁,天下不得太平。(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唐太宗就派魏征去守皇宫门,魏征在守门时,老龙就不闹事,但魏征不在时照样闹,闹到魏征死了,谁也管不了他,一直闹到唐太宗的孙子到唐肅宗时,郭子仪(十大名将之一,皇帝信任他,并封为汾阳王)向皇上谏言,建议封老龙为龙中之王、龙王大神,享受国家祭祀。唐肅宗欣然恩准,并令郭子仪按“龙高八尺、龙长九丈”的钦定标准制作龙王,年年春节在宫廷供奉、祭祀。郭子仪按照皇上的要求年年如此进行,起到了“驱妖、镇邪、祈福、求太平”的作用,天下果真太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活动慢慢流向民间,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如:祈丰年,求丁旺,歌功頌德,喜庆娱乐等,体现了百姓对文明、幸福、进步的追求和渴望,唯有不变的是龙头上写着“王”字,也只有郭氏家族的龙头上写有“王”字。舞龙王的传说就此传开了,并根据传说故事融入到民间灯彩活动中,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日这段时间内举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