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是有路可通山顶的山。以山区著称的林州,带“岭”字的地名比比皆是,少说也有40多个。不过,要从文化遗产角度看,那就要数原康镇的炒米岭、快过岭和王臂岭这三道了。
炒米岭
炒米岭位于原康镇连家坡村西,此名与北宋末年康王赵构在此避难有关。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徽宗第9子康王赵构,奉命在相州(今安阳市)一带屯兵抗敌。结果,遭金兵追杀,逃到太行山上,被围困在了今原康镇连家坡村西部山区。因为人多水少,将士们便将粮食炒熟充饥,“炒米岭”一名由此而生。
快过岭
位于原康镇重兴店村,当地有个貌似鸡头的山寨,顶端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周全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樵径可通山顶。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一伙土匪在此占山筑寨拦路劫财,留下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地名,如“饮马泉”“小屯场”“饭家庄”(今名范家庄)等。还有个稀奇地名叫“快过岭”。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原来土匪们从鸡头寨下山抢粮,快过岭是必经之地。他们一到这里,便会被东北方向柏尖山顶寺里的和尚望见,和尚们就会马上撞响寺里的大钟,向周围村庄发出“土匪下山”的警报。久而久之,土匪们也学精了,每次一到这里,就快速通过。“快过岭”地名由此而生。
王臂岭
原康镇番良村南有座山叫王臂岭,王佐的王,断臂的臂。历史记载和地名证明,这里就是当年的“王佐断臂”之地。
王佐是抗金名将岳飞帐下的一名小官。《中国名将》一书记载,北宋靖康二年(1126年)九月,岳飞与王彦等11位抗金将领,越过黄河,与金兵在新乡展开激战,取得了渡河后的首次大捷。后因意见不合,岳飞带部属离开王彦,转战于太行山区。
入山以后,岳飞利用有利地形,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乌耶,杀死敌酋“黑风大王”,从而招致金军疯狂反扑。元帅金兀术亲带精兵,将岳家军包围在今日的原康镇西南部山中。王佐见情势危急,便模仿三国“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自持钢刀斩断右臂,潜入金营,用肺腑之言,离间了金将陆文龙与其义父金兀术的关系,导致了陆文龙的出走,金兵的败退。
为纪念王佐断臂的义举,“王臂岭”地名由此而生,一直传至今日。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ting_yy_3_2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