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台湾著名企业家,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华人最大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年创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开办只有百来人的工厂,之后发展成为富士康龙华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超过13个。2001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郭台铭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到一年时间,企业成为郭台铭的全资公司。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就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6] 富士康城的主干道两旁,蒙自源、永和豆浆等餐馆林立,可以给部分员工提供不同的口味需求。快餐店和咖啡店对所有的富士康员工提供远低于普通价格的折扣价格,而且还可以用富士康餐饮补贴刷,多余部分支付现金就可以。 在园区的主干道上,随时随地可看到来回穿梭的大巴和高尔夫球车,穿梭大巴成为员工代步的主要工具。穿梭大巴一天大部分时间不间断的在园区内按既定路线穿梭,员工可以在设定的站点上下车。
富士康在园区内逐步增加了员工娱乐场所。数码银狐,是其中一个集网吧、游艺室和咖啡厅一体的场所,配有400多台电脑,员工只要从各自的事业部门领取网票,就可以免费上网。除了电子娱乐,游泳馆、桌球室、乒乓球室等娱乐设施都是向员工免费开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